【本報訊】為挽救行政長官曾蔭權因清拆中環天星碼頭而不斷下滑的民望,政府昨日匆匆推出文物建築保護政策新一輪諮詢,但具體方案與新意欠奉。政府建議日後在評級機制加入集體回憶、成立文物信託基金,及以地積轉移等因素利誘私人業主保護文物建築;並擴大古物諮詢委員會人數與公布全港496處歷史建築物名單,但不少人關心的皇后碼頭要如期清拆。民間團體批評政府進行「假諮詢」,擔心第二輪諮詢又再無了期,沒有下文。 記者:黃偉駿、陸羽平、白琳
民政事務局自從04年5月結束文物建築保護政策第一輪諮詢後,近三年來只聞樓梯響,具體政策欠奉。政府近日不斷放風稱會盡快推出第二輪諮詢,但民政事務局昨日承認,今次所公布的,只是今年中第二輪諮詢的一次事前諮詢。
該局建議諮詢內容包括:保護文物的方式、成立文物信託基金支援文物建築活化再利用、利誘私人物業擁有人保護文物建築、透過開放與安排導賞加強對文物宣傳,以及在評級機制中加入集體回憶。局方稱諮詢不設限期,本月中至2月初,將舉行兩場大型地區性公眾論壇及三場公開論壇,又會與專業界別人士進行討論。
諮詢委員會添新成員
政府同時公布新一屆由特首委任的古物諮詢委員會名單,並將委員會由21人增至28人,其中何承天續任主席,另有15名新委任成員,包括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Roundtable(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召集人沈旭暉及滙豐銀行亞太區主席鄭海泉妻子鄭曹志安等。委員會又新增三個專責委員會,負責宣傳、研究與活化再利用等工作。
對於不少人關心的皇后碼頭去向,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強調,特首已表示現時停止中環填海工程不切實際,所以政府會將皇后碼頭的組件盡量保留,在將來的海濱長廊覓地重置。至於首次公布的全港496處歷史建築物名單,何志平指當局會就內容在今次諮詢中聽取社會意見,再決定要否增減。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做假諮詢,為平息社會上因天星事件引發的怨氣,「好明顯係權宜之計,曾蔭權就快宣布參選,希望咁樣可以捱過眼前難關。」他指政府增加古物諮詢委員會人數,是「換湯不換藥」。
圖淡化市民抗爭影響
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主席黎廣德認為,今次諮詢是另一次「狼來了」,「第一輪諮詢差唔多等咗三年,今次仲冇誠意,連第二輪諮詢都唔係,只係諮詢前嘅諮詢,我好擔心政府到今年中又兌現唔到承諾,第二輪諮詢又唔知要等到幾時。」
一直參與抗爭政府清拆天星與皇后碼頭的「獨立媒體」成員朱凱廸指,政府擴大古物諮詢委員會與公布歷史建築物名單的做法,是轉移公眾視線。」他說天星運動啓發港人參與城市規劃的意識,但政府刻意淡化影響,將港人專注力轉移到建築硬件上。
朱凱廸又稱,會在下周日在皇后碼頭舉行「保衞皇后碼頭」的集會,時間及具體詳情稍後公布。消息指,皇后碼頭將於本月底進行清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