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內地第一保險股回歸A股的國壽(2628),中港股價表現迥異,令一眾香港散戶失望之餘,亦摸不着頭腦。現時A股較H股溢價52%(即H股較A股折讓34%),究竟是國壽A股太貴,抑或是H股估值偏低呢?
統計資料顯示,現時AH股同步上市公司共38家,全數H股股價皆低於A股。部份H股如南京熊貓(553),折讓達74%。
在供求定律下,是次國壽A股招股盛況空前,加上是唯一上市保險股,具有龍頭優勢,可謂集萬千寵愛在一身。比較在內地上市的中石化(386),亦由於市場缺乏同類選擇(中石油(857)及中海油(883)未上A股),其H股較A股低約4元,折讓35%。相反,AH同步上市的銀行股有3隻,H股折讓介乎1%至21%,在物以罕為貴下,不難解釋國壽及中石化享有超高折讓。
中銀國際研究部副總裁白韌表示,巿場對A股拉動H股的炒作過份熱切,兩地股巿合併及統一未有定案,同一間公司兩地掛牌也未必暗示股價必須一致。他指A股走勢對H股只有方向性影響,但走勢幅度則按個別巿場氣氛而定。
法巴證券的報告指出,據其了解,中央將有措施冷卻A股市場,例如減慢H股回歸A股的時間表,其中財險(2328)面對最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