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稅改 港商有辣有唔辣<br>貿易服務業着數

內地稅改 港商有辣有唔辣
貿易服務業着數

今年3月提交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國內外企業所得稅合併草案,業內人士指出,對在內地經濟特區從事生產銷售的港商影響最大,但在內地從事貿易服務業的港商將因此受惠。

【本報訊】至於本港廠商關注,現時享有免稅的「三來一補」來料加工業是否包括在內,國家稅務總局官員未有評論,只表示現階段不能向外披露。國內外企業所得稅合併草案,提出將內地企業所得稅率統一在25%水平。

不利經濟特區港廠

畢馬威稅務合夥人王尹巧儀說,現時內地約有7個經濟特區,讓外資生產銷售企業,享有兩免三減及15%稅務優惠,如深圳、珠海、汕頭等地,新政策將令這些企業增加稅務負擔。一些沿海城市的外資生產銷售企業,也有24%稅務優惠,新政策對他們影響不大;於內地從事貿易和服務行業,則已跟內地企業一樣繳付33%稅率,新政策可減輕其負擔。
由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須遵守公平待遇原則,因此王尹巧儀預期,即使現在享有免稅的「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企業,將來也有機會墮入稅網。中國將來不會再以內外資作稅務差異,改以個別鼓勵行業作稅務優惠安排。稅改估計最快08年1月落實執行。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以珠三角八萬個港商為例指出,當中約3萬家從事貿易業務,並一直繳付33%所得稅,這批港商將因新政策而受惠;而1.5萬家港商則從事生產銷售業務,並享有15%稅務優惠,這批廠商打擊最大。餘下3.5萬家,則從事三來一補來料加工業務,現時不用繳稅,也未有聽聞要求他們繳稅。他指出,稅制調整談論已久,符合國家長遠發展利益,港商早已作好準備。

中石油預期得益

另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所得稅併軌,會使佔94%海外上市中資企業市值的公司受益,預料08年起,這些企業的總體稅後盈利,將由於稅改而上升6%。
其中石油、電信、銀行和大部份採礦行業的國內公司,將為主要受益者,但部份非科技行業的海外上市中資企業,可能面臨不利影響。
他補充說,佔市值6%的中資企業,長遠而言,平均稅後盈利可能減少4至5個百分點。包括從地區性優惠政策中受益的企業,如在深圳、海南和浦東等地註冊、一些非高科技企業;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的非高科技類企業;及10多年前在港上市的部份首批H股公司,享有的15%稅收優惠待遇,有可能會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