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歡樂時光就快結束

麥嘉華筆:記歡樂時光就快結束

去年是環球資產市場美好的一年。在拉丁美洲,委內瑞拉股市年升143%,秘魯股市更飛升169%;在歐洲,西班牙股市漲逾32%;在東方,深圳和上海股市均翻逾一番,印度升45%,耶加達升53%,俄羅斯漲66%,越南狂升145%。
在美國,標普500指數以美元計升了16%,但以歐元計則只升5%;納指以美元計有9%進賬,但以歐元計則跌了4%。
2006年亦是波幅15年來最小的一年,去年4-5月間波幅雖然一度急增,但旋即縮減,自7月13日之後,標普500指數就再沒有出現過2%或以上的調整。不過,與其他股市和多種商品相比,美股的升幅依然令投資者非常失望。鎳價去年飛漲152%,玉米升幅達8成,橙汁漲價49%,銀價升45%,銅價近期雖然回落甚急,全年仍升33%,黃金和鋁升幅均超過兩成。
去年表現最差的商品是天然氣,跌44%;其次是糖,跌19%,第3是汽油,跌8%。至於金融資產,跌得最慘的是中東股市,跌達5成。
去年資產市場表現雖好,但不少基金的成績卻是出奇的差。高盛的旗艦對沖基金GlobalAlphaFund(管理100億美元資產),截至去年11月底止跌值逾11%。由CommodityTradingAdvisors管理的700億美元基金,去年的平均回報只得1.4%。

資金可以忽然消失

「流動資金太多」是投資界今天說得最多的話題,資金的確氾濫,美國不停舉債和大印鈔票,造成今日太多錢去追逐太少的資產。不過我們必須警惕,過多的資金可以忽然消失。怎會如此?看看中東產油國就知道。
首先,中東股市在05年底開始回落,借錢炒股的「孖展」客被追補按金,不得不沽股套現,股票愈沽股價愈跌,愈跌就愈多人被追補按金,股市的資金也就愈來愈少。其二是在股市壯旺的日子,地產市道隨之蓬勃,高樓大廈到處蓋,一邊蓋一邊收錢,買家付了首期,能夠流入股市的錢也就少了,若是沽股套現供款者多,股市就更見「缺水」。
資產市場上升時,流動資金往往增加,因為投機者多會借錢炒賣,而資產價格愈升,所能借到的資金也就愈多。反過來說,當資產價格下跌時,能借的錢自然少了,市場上的資金也就立即萎縮,市場的波幅也會擴大。因此,當資產市場下跌時,我會視之為資金開始緊絀的第1個訊號。
如果美國家庭借貸增長放緩,我會視之為資金供應收緊的第2個訊號。假設一如我過去所說,美國家庭借貸減少是因為經濟轉差,那麼即使通脹加速的趨勢十分明顯,聯儲局亦會減息去刺激經濟,到時美債孳息必跌,借日圓買美債的「利差交易」將不得不停,美元必弱,尤其是兌人民幣和日圓。近年市場資金太多,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沖基金大借日圓,在多個市場投機,作槓桿買賣,若對沖基金紛紛拆倉,資產市場必然天翻地覆。因此,各位在07年應該減少投資於股市,把錢投放於日圓之上,若開日圓好倉,我建議買入遠期的日圓認購期權。
麥嘉華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