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恭王府花園修後重開,成為花邊新聞。
清末的恭王,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物。在一大批面目模糊性格平庸的貴族子弟之間,恭王最有性格。道光皇帝選繼承人,本來要選這位第六皇子,但宮廷老師教他進取,在接受父皇面試的時候,盡量把打獵得來的收穫呈上去,顯示自己的實力,但四皇子奕的宮廷老師卻教他:打獵尚武,你鬥不過六弟,如果一無所獲,不如告訴父親:這時是春天,是小動物孕育的季節,孩兒不忍殺生。
結果,道光皇帝選了四皇子登位,也就是咸豐,想來想去,覺得對不起六皇子奕訢,於是在遺詔上,朱砂諭並立六皇子為恭親王,與皇太子齊名。這張藏在正大光明匾後的遺詔,一張黃紙,寥寥數字,去年在澳門藝術館的清宮檔案展中擺放過出來。
中國現代的命運,從此就改寫了。道光疼愛恭親王多一些,如果立恭親王為皇儲,那麼就輪不到咸豐了。咸豐做不成皇帝,慈禧就不必爭權了。慈禧沒得上位,就沒得禍國,日後戊戌維新就不會流血失敗了。
讓恭親王當皇帝,中國的維新改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了,當然,後來慈禧也搞過洋務運動,但老太太更迷戀權力。恭親王當權,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就可以人盡其用,恭親王就會變成中國的明治天皇了,列強入侵,以後的中國,即使失敗,也不至於一敗塗地的。
因此歷史改道的十字路口,就在道光病重的一夜,在咸豐和恭親王之間踟躕不定的一刻。他應該想一想:四皇子奕的答案如此完美,是不是太像舞台劇的台詞呢?如果是文藝腔的台詞,背後是不是有人教的呢?
在英語中,有一句俗話,叫做withhindsight。Hindsight,就是「早知道」,withhindsight,就是如果可以回到過去,重新做一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道光皇帝選皇儲,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在道光的耳邊猛喝一聲:「千萬不要選四號,要選六號!」雖然,按照相對論,如果道光真的選了六號,後來那百年歷史改寫,沒有了孫中山推翻滿清,也沒有了一九四九年大陸易手之變,可能,也沒有了今天的你,我們大家都沒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了。
但這是不重要的。讀歷史,最揪心的是這一刻,叫做withhindsight,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時光倒流,回到道光末年,一起在老皇帝的耳邊喊:「千萬不要選這個啊!」但他沒聽見,顫抖的手,還是圈了四皇子。我們無法改變命運,只好在歷史遺忘的時光的角落,暗暗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