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茶葉安全成疑,國家質檢總局抽查發現,三成茉莉花茶和紅茶產品質量不合格,包括天津及北京生產的茉莉花茶,含有禁用農藥滴滴涕及過量鉛,存在致癌風險。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會與內地了解及跟進問題茶葉在港有沒有銷售;茶藝專家則建議市民應在信譽良好的店舖購買茶葉。
國家質檢總局抽查全國16個省市包括天津、北京、廣東、福建、雲南等的50種茉莉花茶及紅茶,整體不合格率達三成,當中大企業產品合格率達九成,但小型企業的茶葉只有六成合格。該局在抽查中發現部份茶葉含殺蟲劑滴滴涕、三氯殺蟎醇和含鉛量超標。天津市茗雅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壹級瑞茗祥牌小毛尖,和北京閩北茶業有限公司的特級天地牌茉莉春芽質素最差。
內地兩成果凍不合格
另外,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也發現兩成內地銷售的果凍不合格,主要使用過量甜味劑及形狀不合標準,包括潮安縣易勝工貿有限公司去年六月生產的「易勝牌」120克包裝果凍棒、義烏市善雲郎食品廠去年5月生產的「甜娃牌」散裝甜娃果凍等。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會就內地茶葉及果凍不合標準問題與內地部門了解及跟進。
茶道總會創會會長葉惠民接受傳媒訪問時建議,市民應在信譽良好的店舖購買茶葉,少數或水貨茶葉則「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