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鹹水湖、藏傳佛教聖地青海湖,在青藏高原群山之間、煙波浩瀚數千年後,而今面臨亁枯的厄運。受到氣候暖化與人為破壞的影響,青海湖每年正以流失一個杭州西湖面積的速度在縮小。專家預計,200年內青海湖將由地球上消失,屆時黃燦燦油菜花田傍着湛藍湖水的美景,將成為殘舊的記憶。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有4,456平方公里,蓄水量高達1,050億立方米。不但維繫當地生態安全,更是阻擋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曾在2005年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麗的湖泊。不過,她的美已變得相當脆弱。
新華網報道,青海湖的蓄水量每年減少4.36億立方米,相當於1.5個香港萬宜水庫的蓄水量。原本流入湖中的108條河流,因當地大面積截流築壩灌溉農田,目前只剩下40多條,湖水迅速下降,整個湖區沙漠化面積增加至1,247平方公里,並以每年近2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續擴大。青海湖已成為當地繼柴達木盆地、共和盆地之後第三大沙漠化地區。
儲水量年減4億立方米
地球暖化正侵蝕整個青藏高原的河流、冰川,像西藏拉薩就於今年元旦期間錄得20.4℃,是1951年以來第二個高溫。內地環保組織綠色江河負責人楊欣稱︰「對整個區域來說,冰川變薄以致湖泊萎縮,這是大趨勢,青海湖也不能倖免。」
中國當局去年投資68.87億元人民幣,希望可在10年內改善青海湖亁枯狀況。不過,科技部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元稱,治理青海湖的根本癥結是缺乏一個強而有力的管理機構,湖區目前被各種旅社、牧場、農場所包圍,大量耕種、過量放牧的情況相當嚴重。
有關統計顯示,湖區飼養的牲畜近600萬隻,超出規定的60.2%,令青海湖附近的剛察、天峻、共和、海晏等四個縣共8,667平方公里草場嚴重退化。國家林業局濕地專家印紅稱,體制保障比資金保障更為重要,不改變現有管理模式,青海湖的生態只會日益惡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