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和大家詳談了2006年是一個投資豐收年,不過,大家勿讓勝利沖昏頭腦,新年伊始,不妨花點時間,做做功課,掌握2007年的投資趨勢及市場焦點,重新檢視投資組合,為新一年的投資計劃,作好部署。
投資者關注的事項之一,是過去數年的強勁經濟表現會否來個急煞車?美國經濟一向在環球經濟上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我們嘗試先替美國今年經濟表現把脈。
事實上,市場早已預期美國將會出現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然而市場大多相信,美國經濟只會出現軟着陸,我們的研究隊伍相信,美國經濟出現硬着陸的機會甚低。回顧過去一年,美國經濟放緩,主要是受到當地房屋市場回軟所影響,這情況已持續超過6個月。不過,數據顯示,在就業市場維持向好勢頭下,美國消費開支仍然強勁,未有受到房屋市場回落所拖累。我們預期,即使美國經濟出現放緩,亦只屬輕微,不會陷入衰退局面。
經濟軟着陸
事實上,美國去年第3季經濟增長已由原先統計的1.6%,向上修訂至2.2%。我們則估計,美國去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為3.3%,2007年為2.5%。
由於市場早已預期美國經濟將會出現軟着陸,因此分析員對企業的盈利預測亦早已作出相應調整。我們回顧環球企業盈利在過去數年的表現,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現象。企業盈利增長自2001年急挫後,現已回升。然而,現時的投資者和分析員對企業盈利的預期,經科網股一役後,已經變得較為實際。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企業盈利將於2007年放緩,但我們認為,這對環球股市所構成的負面影響不會太大,主要是因為這與2000年時的科網股熱潮不同,投資者不再存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所以目前的PE亦已反映市場的預期,這亦意味着股價現時處於較正常的水平。
通脹漸受控
2006年時,我們計算美國股票市場的整體PE為16.7倍,至2007年,我們估計美國的整體股票PE為15.3倍。假如優秀企業的盈利轉趨強勁,市場甚至可能出現令投資者感到驚喜的升幅。
至於通脹問題,在2005年至2006年,一直困擾很多企業,過去兩年因為商品價格趨升關係,帶動通脹升溫。不過,商品價格已於2006年下半年開始回穩,這情況有助遏抑通脹。此外,我們並未看見出現通脹的第二輪效應,例如工資升幅仍然溫和,未有因為成本高企而推動其他方面的通脹效應,令我們認為通脹升溫的因素將略為消退。
回顧過去3年,擁有較多周期性行業的市場,由於受到商品暢旺所帶動,表現優秀,然而,美國市場屬於防守性市場,因此表現相對遜色。隨着周期性行業的波幅增加,加上上述各項因述,我們估計投資者將重返收益較穩定的美市。
主導2007年的投資因素,除了上述提及的美國經濟外,我們預期尚有其他主題影響大市走勢,例如軟商品的冒起,以及私募基金推動的併購潮對環球經濟所帶來的影響,下期再續。
貝萊德美李投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