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首個星期恒指波幅已相當於去年12月波幅的50%,高低相差達800點(2006年12月則為1461點),H股指數的「過山車」情況更為厲害,過去4個交易天之波幅達940點(去年12月高低波幅為1955點),雖然筆者早已預測今年港股將大上大落,但絕對估計不到首個星期的上落速度及幅度如此驚人。
筆者對於上周港股的變動及成交實在有點摸不着頭腦,只能說其中主要反映市場憧憬內地A股於假後紅盤高開,基金重整組合的買賣盤及市場資金充裕,而周五則明顯地出現資金追入落後地產股,亦是造成港股波動的另一原因。今周中國人壽(2628)A股在上海交易所掛牌,其表現將令大市繼續有較大上落。
中資金融股連續下跌兩個交易天,部份投資者信心開始動搖,筆者接獲不少查詢,大多數問題是「中資金融股是否轉勢?應否沽貨?」
其實,不論持有甚麼股份,在波動市當中,投資者的最大考驗是其策略部署,投資者必須知道自己所持有的股份質素,以及自己的投資目標(中、長線抑或純粹炒作),同時亦要衡量該股份未來投資價值,若相信其投資前景仍佳,則不必太着重短線的波動,筆者認為,中資金融股便是其中一類。近日調整只是股價升勢過急,短線資金沽貨換馬而已,因此,中資金融股調整過後仍是較具上升潛力的股份。
至於資金換馬落後的地產股,現階段仍只宜採取審慎態度。由於目前地產股上升主要因為憧憬減息以及資金追落後,因此,股價升幅料屬有限及短暫。本港中小型住宅供應相當充裕,以及地產發展商售樓套現之進度緩慢,仍是窒礙地產股真正上升的主因。
筆者認為,地產股未來可望轉勢的誘因料仍與內地相關。由於本港不少地產發展商例如:新地(016)、長實(001)、恒隆地產(101)、信置(083)、新世界(017)等,在進軍內地後已逐步增加不少土地儲備,這些土地大多位於大城市(現已開始轉向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並作綜合性商住、寫字樓發展項目,發展商在香港發展及管理綜合性項目的經驗及能力,在內地可望充份發揮,遠較內地發展商有優勢。
地產股仍需觀望
不過,在內地發展面對的政策較多,投資期往往較長,目前本港發展商從內地發展項目所得的收入仍有限,以新地為例,去年6月底集團在內地可供發展的土地儲備達1720萬平方呎,而已建成的投資物業總面積只有260萬平方呎,因此,要為整個集團的盈利作出明顯貢獻,預期仍有待一兩年時間。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既然市場對內地地產股的投資前景看好,並相信人民幣升值亦有利地產股,若此,在內地有物業發展的本地發展商亦應受惠,但由於所佔盈利比重有限,暫仍未有太大刺激,因此,目前仍有待這個因素陸續於股值上反映出來,才可令地產股有新誘因而真正造好。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