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沒有繼續當演員,萬一入選了奧斯卡怎麼辦?這種關乎民族面子的場合叫我穿甚麼?不趁機會挺挺本地的設計師好像有點說不過去,但為了硬撐國貨,女的要專登着件繡到古靈精怪,或者在莫名其妙處開洞的旗袍,男的要兜心七條龍背負六隻鳳,左右臂另加四隻麒麟,我對自己又於心不忍。講到尾,我就算不是愛國,至少也不是盲目崇洋媚外,但國貨,哪一件適合穿上國際舞台呢?你喜不喜歡她都好,從這個角度來看,章子怡依然是頗為難的。
我2007年的願望是,可以心悅誠服地穿多點本地設計(不是電視奧運評述員那樣有事冇事亂嗌「中國隊!中國隊!」),就算催生唔切旺角McQueen筲箕灣Galliano,至少也給我一些造工精美而具創意的土炮ABathingApe或國產Topshop吧。
十年冇做時裝設計賽評判的人的自白
陳奕迅說:「小時候聽太多AlanTam,所以一開口唱歌,不期然就似譚校長。」我常鼓勵喜歡創作的人別看太多大師作品,除非你天生聰穎過人,一落地就懂得如何在「啓發」與「影響」之間優雅地踩鋼線,否則先要在畫紙上用膠刷擦掉耳濡目染得來的大師殘像,然後再在上面染上自己的顏色,頗費勁也頗費時間。
最近被邀出任一個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家比賽的評判,以上這番話又再「胃酸倒流」──畢竟是一個沒有專業眼睛的行外人,所以事事由性格先行──很害怕看到那些「一看就知你最崇拜的designers是誰」的服裝系列,我偏袒originality,溺愛有潛質「成家」的人,所以實際給分數時頗有點為難,最令我久久不能釋懷的是,名為「前衞系列組」的幾set參賽作品,難得收到最高指示是「前衞」,大部份參賽者都不見得有如獲尚方寶劍地奉旨發癲,不知是自我節制掉,以免嚇怕我這種「可能唔識貨」的評判員,還是他們發癲的極限,只得如此。只想提醒大家,明年老師要是收起這條作文的自由題目,到時同學們不要又大聲怨悶,怨無得發揮。
以上不是為挑剔而挑剔,為了讓這篇文章更煽情更好看而調製的刻薄風涼話,感覺反而比較像「胃酸倒流」的英文名字──Heartburns,類似於老套版本的「愛之深……BlahBlahBlah。」
香港有沒有AntwerpRoyalArtsAcademy?
比利時人口約千萬,只算安特衞普甚至只得40幾萬人,為甚麼培植得出影響全世界時裝潮流的「Antwerp6」,此後這批藍色又生出了各種青色,有潛質新人從未缺貨。
香港也有700萬人呀(還未計內地呢),打個七折起碼該有個「CheungShaWan4」吖,何況「國民平均貪靚值」應該遠比樸素比利時人高呀,為甚麼英美法日那幾條重要天橋上面,就是鮮見陳李張黃何區周胡馬麥史廖林白蔡呢?
和I.T的沈氏兄弟喝下午茶,他們說:「人家大牌子訂製衣服時都是一千打一千打那樣計的,沒有那麼大的市場需求,就用不起擁有那些機器和技術的廠家,做出來的東西沒有歐洲成衣的紮實手感也難怪。」
跟Joyce的大買手黃老師吃晚飯,她說:「香港連藝術博物館都唔多間,你叫啲後生仔『浸』乜嘢大?我已經勸公司將賣不出的大師真迹,精選過後,定期捐給香港各大有成衣時裝系的院校,讓學生們可以研究經典的實物,見識大師手筆,好過就咁塞喺倉等發霉生蟲。」
多謝Paco
對,一味依靠在外國成了名浸過鹹水的人回流不是辦法,VivienneTam、DerekLam、JohannaHo及VeraWang這些年來都幫我們撐得很辛苦了,也是時候想想到底香港是最有前途新人金銀銅獎從缺呢?還是沒有那所集齊史Sir李SirMissLi的天王補習室呢?還是尚差一條由Paco、Mani一手鋪設直通巴黎的成星之路呢?
常常聽到有人說香港娛樂事業冇得做,私人補習社競爭激烈,可不可以將這批人力物力魄力創意用一點在推動本地時裝上呢?
去年《WWD》都派了狗仔隊去巴黎MaisonMatinMargiela門口偷影「罵自」的廬山真貌了,時裝新聞娛樂小報化,重金禮聘黃栢高先生入主HKTDC或者會行得通也不出奇。
期待07三月巴黎fashionweek會破天荒推出港產《愛得太遲》時裝系列。軟硬入股ABathingApe,衞蘭衞詩變成東方DSquared2。
黃偉文自我簡介
填詞人,其實最鍾意買嘢,最憎寫字,星期日盡可能唔寫字,去買嘢。
Textby黃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