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大量熱錢流入英超,眼下英超已有多間球會完全由外商控股;表面上注資的確可以透過收購球星,在短時間內刺激球會發展,事實上卻危機四伏。
首先,外資雖為球隊帶來短期資本和球星,但終歸利潤才是主要目標。
因引入大牌球員而激增的工資成本,最後還是要轉嫁到門票和電視轉播上,球迷變成最大受害者。
難以維持公平競爭
其次,國際資本雖然令球會場內場外的競爭力上升,但卻使帶平民氣質的足球運動變成「有錢人遊戲」,加劇球會之間的貧富分化,難以維持公平競爭。
再者,冠軍只得1隊,一定有人失望;利字當頭,當球會成績不振時,外資老闆未必能像本土老闆般與球會相濡以沫(如紐卡素的老闆薛柏特),突然撤資只會令球會前途更黯淡。
英超繼續「全球化」勢在必行,眼下雖贏得全球觀眾垂青,但一旦出現集體抽資,投資泡沫爆破,整個聯賽都會受牽連。雲格日前警告外國注資將殺死英國波,雖為打擊對手口術居多,但實質意義值得深思。
HoBun
球迷天地歡迎大家投稿!!
逢周日刊登的〈球迷天地〉誠邀讀者來稿暢談球壇的人與事,或盡訴足智彩的是與非,字數約為250字或450字,緊記隨稿附上真實姓名和電話作聯絡。文章一經刊登即可獲Nike送出的曼聯T恤1件,得獎者將獲電郵通知。來稿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