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多利監獄的絞刑回憶<br>死刑見證者:佢哋好平靜

域多利監獄的絞刑回憶
死刑見證者:佢哋好平靜

曾經在域多利監獄看管1966年本港最後一名死囚的前一級懲教助理李兆安,昨日再現身域多利監獄,親自剖白死囚最後一程的心情,就像日前在電視上見到行刑前一刻的前伊拉克總統侯賽因一樣,他們「完全好平靜,從來未見過一個嘈嘈閉,佢哋好多已經接受咗自己要死。」

最後晚餐魚雞無骨

域多利監獄昨起一連三個周六及周日舉行開放日,曾是一級懲教助理的李兆安雖已退休四年多,昨特別「入獄」帶領市民參觀多個秘密地方,又分享自己負責看管死囚的經歷。他指,1966年本港最後一個死囚是一名犯劫殺罪的越南人黃啓基,都是由他看管。他說,一般來說,死囚於早上六時便會接受行刑,「地下嘅台會突然打開,頸骨折斷,即刻死」,七時便會下葬。
不少人以為死囚的最後晚餐特別豐富,但李指:「最多都係啤酒,啲魚同雞都係無骨,驚佢哋鯁親,希望佢哋死得舒服啲!」他又說,平日每日只有一個死囚行刑,但高峯期時也試過三人一起行刑。

地下囚室陰森恐怖

李又指,面臨行刑的死囚往往神態自若,「完全好平靜,從來未見過一個嘈嘈閉,佢哋好多已經接受咗自己要死」,就連自己的心情也受他們影響,變得一樣平淡,「我唔怕神、鬼,所以面對佢哋都唔怕!」
儘管絞刑台不再血腥,但地下囚室依舊陰森恐怖,轉過一條條秘道,終於到達首次開放予市民參觀、位於四倉後座的地下囚室,地下囚室設15個倉房,李指:「啲房一係一個人住,一係就三個人住,因為即使發生毆打事件,都可以有人做證。」他又透露,地下囚室於晚清期間收容了不少反清人士,協助他們逃避清廷追捕。
至於域多利監獄最後一任監督的羅厚良昨也憶述於監獄內的點滴,「域多利係一棟古舊嘅建築物,有成百多年歷史,但四周圍又被高樓大廈圍住,個感覺好有趣!」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表示,政府會持開放態度,處理域多利監獄的發展計劃。
記者:黃嘉寶

市民參觀域多利監獄可拍照一試當囚犯滋味。

域多利監獄建築古舊,已有百多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