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熱戲:《時凶感應》邏輯不足刺激搭夠

非常熱戲:《時凶感應》邏輯不足刺激搭夠

穿越時空是荷李活電影一個熱門題材,廣義相對論允許「蟲洞」的存在,也就是說,如果你相信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回到過去並非絕無可能。穿越時空的電影有兩種取向:奇幻化及現實化。前者的代表作有《回到未來》(BacktotheFuture)、《未來戰士》(TheTerminator)系列;後者有《蝴蝶效應》(TheButterflyEffect)及《隔世救未來》(Frequency)。觀乎往績,前者顯然比後者受歡迎,因為前者選擇繞過艱澀的解釋,避重就輕;後者則試圖證明超現實的現實性,談何容易?假如劇本不夠嚴謹,更會破綻百出。《時凶感應》(Dejavu)屬現實化的穿越時空電影,在填補漏洞上表現平庸,但勝在緊張刺激,娛樂性強。
電影離不開「阻止災難發生」、「回到過去拯救佳人」的套路,但表達手法具新鮮感。穿牆破壁的監視鏡頭,導演東尼史葛(TonyScott)在舊作《高度反擊》(EnemyoftheState)中已展示過,這次加上跨越時空的元素,及丹素華盛頓(DenzelWashington)的豐富表情,依然看頭十足。全片最精采之處,是主角驅車追逐「昔日之車」的一幕,透過兩個畫面,今昔影像同時呈現,感覺震撼。東尼史葛(列尼史葛RidleyScott的胞弟)屬多產導演,影、視兩邊走,曾執導《壯志凌雲》(TopGun)及《紅潮風暴》(CrimsonTide),質素有一定保證。鏡頭運用純熟,剪接利落,節奏緊迫,讓觀眾無暇思考劇情的邏輯性。
不過,多產導演有一個常見毛病:處理結局流於公式化。《時凶感應》有着荷李活英雄電影的倒模式結局,問題是,這樣的結局放大了整個故事的偽邏輯,導引觀眾在散場後,回溯出更多漏洞來──如果回到過去的一個人不幸在過去死亡,這人卻可在現時安然無恙,那等於否認了歷史具有延續性,倘若如此,改變過去又豈能改變現狀?故事存在雙重標準,何不亁脆讓丹素華盛頓壯烈犧牲?再往前回想,丹素華盛頓從開篇便收到女主角的詢問電話,即從一開始他已經回到過去,既然如此,郵輪根本不會發生爆炸。劇情交錯是能夠增添電影的娛樂性,但在邏輯上說不過去。
總的而言,《時凶感應》可以帶給觀眾久違了的緊張刺激感,如果你喜歡科幻+警匪題材,對邏輯性又不太執着,起碼在觀看時會enjoy。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