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博子女順利入讀名校,家長奇招百出。有富太為讓兒子成功入讀名校九龍塘喇沙書院,不惜放棄悠閒生活,在兒子入學前先加入該校擔任教師,最後成功蔭庇兒子入學;另有家長不惜放棄大學的高薪厚職,應徵拔萃男書院的文員職位,企圖為兒子謀取該校學位。有名校校長呼籲家長不應以自我犧牲的方式鋪路讓子女入學,因為中學校方並非一定接納「人情牌」。 記者:梁美寶
中一自行派位正接受申請,各中學取錄學生時會考慮其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等,有小部份更會考慮學生與學校的關係,例如有兄姊在校就讀或校友子女等;至於教職員為子女申請入讀,校長一般不會「托手踭」,因此具有優勢。小一自行派位更規定,校方必須取錄報名的教職員子女。上述為官立和津貼學校安排,直資及私校的收生彈性更大。
校方追查揭發
喇沙書院一名高層表示,年前曾有一名女士申請該校的教師職位,並成功獲聘,但其後卻突然辭職。校方追查後,始發現原來她是一名貿易公司的東主,家境富有,當日為了確保兒子順利入讀喇沙,才申請該校教席。
「當時對佢嘅辭職感到好突然,後來先知佢真正身份同目的,佢為咗個仔可以入學,先入嚟做教師。」該高層形容這是曠世奇聞,稱在多場升學講座中得知,其實有不少家長也是為了替子女入名校鋪路,才加入心儀的學校任職。
轉直資前優先
拔萃男書院校長張灼祥透露,曾有一名原在大學工作的家長,竟申請該校一個文員職位,新職位薪金較其原來低逾萬元,「我都覺得好奇怪,於是問吓問吓,發現佢原來係想個仔可以入到嚟讀,所以應徵,不過最後都無請佢。」
張校長說,在該校轉直資前,該校教員子女均可優先入讀轄下的中小學;但轉直資後,報讀的學生必須通過考核才獲取錄,即使其父母為校內教員也不會獲得加分,教師蔭庇子女直接入學已不可行。他呼籲家長不要以這類所謂「絕招」博入名校。
不過,有一名在灣仔區名校任教的男教師,因擔心兒子受到父親身份影響而被同學針對,寧願安排兒子入讀其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