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見頂三個訊號?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見頂三個訊號? - 尹思哲

是日金句:
"Thetrendhasbeenestablishedbeforethenewsispublished,andinbullmarketsbearitemsareignoredandbullnewsexaggerated,andviceversa."—JesseLivermore

思哲沒有水晶球,所以不敢說實,究竟股市何時「調整」。可是,眼見過去幾天,實在有太多朋友討論,究竟現在是否應該入市。自問沒有膽量叫人放心入市,但單憑一句心裏感覺不妥,又似太過武斷。所以,思哲惟有做點功課,重溫過去幾次股災前的種種現象,局勢如何評估,就由得各位自己去決定。
97年的首8個月,合共有50間新公司上市,總集資額近400億;至於00年首3個月,也有14間新公司上市,總集資額近300億;再遠一點的73年股災前,也曾出現新股上市的熱潮。新股上市,將資金從系統中抽走,那是基本的金融運作現象。之前一段日子,不斷有外來資金填補這些空隙,加上工行等H股巨無霸上市後,有非常可觀的部份資金,繼續留在香港的系統內,所以,便沒有出現承接力後勁不繼。不過,在人民幣對港元不斷上升的情況下,H股集資所得,可以長久留在香港嗎?
大市見頂前的另一個現象,是成交量及成交額突然暴增。97年8月7日,港股創當年最高位後回軟,當日的成交額也創新高,達342億元;00年2月11日,港股的成交額便急增至329億元,為港府自98年8月入市以來最大的單日成交。之前緊接的7個交易日,大市的平均成交額只有193億;成交額創新高後,5個交易天之內,恒指也失去了780點。不過,當年港股在3月28日才真正見頂,可是,之後要等待6年,恒指才回到那個水位,世界也已變成另一個樣了。
在交易額屢創新高的日子,氣氛如何熾熱,應該不難想像。過去幾次股市「調整」前,市場差不多盡是好消息,甚至乎連壞消息也當好消息包裝。97年8月,其實早已出現不少市場危機,特別是東南亞國家貨幣的崩潰,以及憂慮美國通脹壓力及加息等;而00年3月一次,即使當時美國宣布加息1/4厘,甚至當時已經預期美國會繼續加息,散戶仍然無所畏懼。
現在究竟是否全無壞消息呢?昨天公開的12月份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記錄,細心閱讀,不難發覺隱憂處處。究竟是思哲過慮,還是派對真的已經完了?那就惟有留待歷史去驗證。

伯南克繼續等等等…

去年伯南克上任之初,他最大的承諾只有一個,就是盡量提高聯儲局的透明度。一年已過,他的成績又如何呢?撇除年中一次在美國記協晚會失言的一次,外間至今對聯儲局的思維模式仍然搞不清猜不透,至少前晚公報的12月份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錄,連最有經驗的分析員看後也覺如瞎子摸象。究竟聯儲局有否考慮過減息?還是仍未擺脫加息陰影?眾說紛紜,總之每個人拿着一字半句就可以大做文章,情況跟格林斯潘時代沒有甚麼兩樣。
所以思哲還是選擇從更根本的一些因素,去推斷聯儲局未來決定以及市場大方向。自從去年6月起,聯邦基金利率已經一直維持在5.25%。在這個偏低的利率水平下,股市雖然是長升長有,不過自第三季起經濟確是出現了不少冷卻效應,特別房地產及其他有關的信貸開支,更加重回至03年升市前的低位。聯儲局雖然表面上最關心的是通脹,不過現實是這個班子始終對數據上的經濟表現更着緊,而且愈接近08年美國總統選舉,聯儲局在維持經濟景氣的壓力也愈大。
現在美國最大的經濟難題,是如何在不波及其他範疇的前提下,引爆過去幾年積下的房產泡沫。過去半年的時間,房產泡沫的壓力確是在逐步紓緩,可是始終沒有人知道,究竟會否有忽然間出現信貸的收縮來引發連鎖反應。另一方面,通脹卻明顯未受控,減息又怕引發通脹的連鎖反應。從最新的一份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錄看來,聯儲局的選擇只有加息和不加息兩個,減息暫時仍不是一個選擇,結果也只有不加不減,繼續等等等……

對香港X-Series失望

Forbes報道,超人預料,歐洲3G將於兩年內達正現金流。
近日和黃股價波動,市場焦點在2G收購戰,非歐洲3G業務重組。超人稱,兩年後3G將達EBITDA平衡。但好比玩投資遊戲Cashflow,正現金流還是不夠,要有突破性發展,才有機會跑出老鼠圈,最終修成正果。
問題是,這天究竟何時降臨?上次和黃重組3G業務,推X-Series的重兵在歐洲。但不久後,香港這邊廂,也推出了有限度的X-Series,包括流動MSN和流動上網兩種服務。思哲好奇心起,致電X-Series專線。
「您好!X-Series服務專線,我係XXX,有咩可以幫到你?」
「Hello,請問一吓,用X-Series上網,可以上YouTube嗎?」
「可以的,先生,甚麼網都可以。」
「換言之,我可以無限量地看YouTube短片?」
「不好意思,先生,這需要視乎閣下手機型號。」
「甚麼?你不是說,我可以上YouTube?」
「沒錯,先生,的確可以上任何網站。」
「那為甚麼,看短片你又說不行。」
「先生,是這樣的,短片格式各有不同,所以需視乎閣下手機型號。」
「等一下,你知道甚麼是YouTube嗎?YouTube的短片通通是Flash,不是甚麼格式。」
「……先生,你不是說要上網和看短片?」
說到這裏,思哲大約已經猜到,這位CS的上班地點,大概在廣州。香港X-Series看YouTube不行,用Gmail、Yahoo!Mail也不可以,所謂的無限上網,應該是無限瀏覽才對。
這段對話,思哲失望,也許FrankSixt聽到,也會同樣失望。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