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旅遊部指南 教接觸中國人之道<br>忌談「六四」藏獨台獨

法國旅遊部指南 教接觸中國人之道
忌談「六四」藏獨台獨

法國政府忠告國民:想跟中國人做生意,就不要提西藏、台灣和天安門「六四」事件。法國人的傲骨是出了名的,旅遊部新出版的一本指南,卻叫旅遊業界人士和商人避談中國政治敏感話題。批評者指政府為了賺中國錢,不惜叩頭獻媚。

法國旅遊部長貝特朗(LeonBertrand)上月推出的《中國遊客:如何歡迎他們最好?》,是為旅遊業界人士而設,65頁內容有大量各方面忠告,務求為中國遊客提供稱心服務,在中國遊客熱中分一杯羮。
指南教食肆要放豉油辣醬奉客,因為中國遊客可能會覺得法國菜「淡而無味」;切忌安排中國遊客入住號碼有「四」字的房間,因為「四」是「死」的諧音;出席商務晚宴忌遲到,因為中國人會視為「侮辱」和「唔畀面」。

「不應屈服於中國的指令」

在「談判和做生意」一章,其中一節談到「禮儀原則」,指南說「要避免談論中國政治,像天安門事件、台灣和西藏的戰略問題」。
天安門事件,是指中國政府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血腥鎮壓民主運動;台灣問題自然是台獨,中國一直表明不排除以武力維護對台灣主權;至於西藏問題,是指中國在西藏侵犯人權和破壞傳統文化,三件事都受西方不少人批評。
旅遊部教商人避談中國政治,法國西藏協會負責人魯克斯(MarcelleRoux)批評為「可恥」。

「重大問題掃地氈底」

法國人權民權聯盟中國事務發言人阿萊(ElisabethAlles),亦指那忠告「絕對是醜聞」。她說:「我們知道『天安門(六四)』這字詞中國實際上被禁,但法國沒有禁,法國人不應屈服於在中國生效的指令。我們不應該教人這個應該說,那個不該說。」
國際特赦組織法國的發言人佩蘭(FrancisPerrin)表示,中國經濟愈來愈好,法國和歐盟多國近年都是生意合約至上,對中國人權紀錄立場軟化,旅遊部的忠告事實上跟他們一脈相承。他批評說:「對於這些極度敏感政治問題,法國等多國都對中國放軟手腳,但將重大問題掃進地氈底,長期是甚麼都贏不到。」
法國旅遊部副傳訊總監帕亞爾(FranckPaillard)為忠告辯護,指避談中國政治,是為了以和為貴:「不是我們不想討論這些問題,是他們會為此不快。跟他們做生意,一開口卻不合聽,(是不成的)」。外交部則與指南劃清界線:「很明顯這小冊子絕不代表對中國政策有任何改變。」
美聯社

巴黎鐵塔吸引中國遊客,到法國的中國遊客近年急速增長,去年逾65萬,法國非常重視。希拉克在2004年搞過中國文化年,在新春期間將艾菲爾鐵塔的燈飾全換上了紅色。 路透社

《3個不能提》
法國旅遊部的指南中,教導商人跟中國人談生意時,要避談中國政治,「六四」事件、藏獨和台獨問題都不要提。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