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窗成為隱形殺手,據美國調查顯示,過去10年至少有30名兒童被自動車窗夾死。前年,英國一名兩歲男童亦因試圖爬出車窗時,誤踏關閉車窗按鈕,頸部被卡住窒息死亡。
香港右軚汽車商會創會會長羅少雄指出,裝設車窗防夾裝置可預防意外發生,但現時香港汽車的原廠防夾裝置並不普遍,一般車價20萬元以上的汽車才有,但車主可花三、數千元找車行安裝,除遇障礙物會自行停止或下降外,亦可加設警號或警示燈,提醒車主。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副會長李耀培稱,近年出廠的中價及貴價汽車,除設有車窗防夾裝置外,部份更具備「babylock」功能,可讓司機鎖死其他車門及車窗,由司機控制開關,有助防止兒童發生意外。
不過,李耀培認為最重要還是司機的警覺性:「好多司機誤以為架車冇開動就好安全,其實喺車上時刻都要提高警覺,尤其有小朋友一齊,應該盡量搵多一個大人陪住,唔好畀佢自己坐後排。」
幼兒乘車安全需知
‧ 依規定將幼童安置於兒童安全椅,並繫上安全帶
‧ 將車停妥在安全處後,注意有沒有來車,才讓幼童上下車
‧ 將幼童乘坐處的車門、車窗上鎖
‧ 協助幼童上下車,避免衣物遭車門夾住,或身體遭車門夾傷
‧ 平時提醒幼童勿把玩車鎖、門把及車窗開關
資料來源: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