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又創新高,民心望錢大振,市民同情心相應提高,這叫做發財立品。不過面對那些無謂需索,普通人也有反感厭惡時。像倫常血案發生,社福部門次次揹鑊,社工被指敷衍,社署被指失職,警方背上涼血的指控。那個向家屬行兇然後畏罪自殺的蠢才,卻沒有半點責任似的,之所以闔家出事,通通是其他人的錯,沒有在緊急關頭提供援助,伸出鐵臂,擋住兇徒的利刀銳斧。社會富有了,那些要求每個公屋家庭都有社工24小時跟身跟進婚姻、財務、學業和求職事項的聲音,隨住倫常兇案頻密爆發,會漸漸變成主流。綜援照發無誤,可是,叫政府哪能急就章培訓大量社工聽任這些問題戶無時無刻的差遣?社署到底不是公民教育中心,充當萬能老倌角色也非常危險。事事招人怨恨,肯定是因為社署人微言輕,社工這種專業可以任意侮辱。換了是檢控與執法部門,屋村師奶和巴士阿叔哪有膽量質疑它的個案處理手法。市民揀軟的欺負,特首趕快人力資源調動,將李國章職能擴大,管埋社署,再請羅太過檔協助局長重振署方聲威。到時羅太的名句「怎麼會死兩個……咁少?」出師有名,鏗鏘有力,把八婆無理的需索全給擋回去,社署資源用得其所,替審計署省了不少檢討譴責的功夫。
家庭暴力,男子有責,反家庭計劃的宣傳正合時宜。男士們奉行不育不婚的反家庭主義,社會從此和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