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梅姨問:本人於04年買入先思行(595),03年買入漢登(448),現時跌了很多,請問可否在現時溝貨?應怎樣處理?又想請教在多隻銀行股裏,如建行(939)、工行(1398)、中銀香港(2388)、交行(3328)等,哪隻是較佳的選擇?還有中交(1800)、建滔板(1888)、錦江酒店(2006),買入哪隻最為上算?
覆讀者梅姨:
先思行昨收40仙,升1.2%,此股積弱已久,「蟹貨」甚多,交投稀疏,對收復失地不宜過份憧憬。
漢登昨平收63仙,是另一隻「蟹貨」甚多的股份,雖然交投較前者為多,但仍是不活躍的股份,以圖表分析,股價向下炒,暫乏令市場受落的炒上概念,亦難寄厚望。
現況兩股均不宜加注,應考慮趁股份反彈時沽出股份套現,投放於其他前景較佳之股份。
閣下提及之4隻銀行股皆屬質優股,但以中線概念而論,國內銀行股的吸引力較大,工行年內有機會晉身恒指成份股,累積之升幅較其他國內銀行股溫和,可以考慮,股價昨天隨大市調整,可候回試支持位收集。
工行候回試支持位收集
中交、建滔板及錦江各有概念,皆中長線持有的選擇,不過,由於都是上市不久之股票,股價仍需一些時間確立一「合理參考」水平,現時並非吸納時刻,若怕錯失機會,亦可考慮以兩注入市,現水平買1注,另一注候股價趨勢較明朗才投入,不過,緊記這是中長線入市策略,而非短炒。
至於各股的情況,可參考本報投資版各專欄之分析及推介。
(本信箱歡迎讀者查詢有關投資事宜,來信請寄將軍澳工業邨西駿盈街8號《蘋果日報》或傳真23703886投資版編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