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曾蔭權去年底提出,把香港發行的金融工具帶到內地,以提升內地資金融通效率。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認為,香港可以把工商銀行(1398)等H股,包裝成以人民幣為單位的衍生工具,供內地投資者認購。
任志剛昨日表示,以人民幣為單位的衍生工具可以在內地交收,並由香港扮演託管者的角色,不過,由於涉及兩地金融體系互通等複雜性,有需要在金融工程上作大量研究。他說,由行政會議成員李國寶擔任召集人的研究小組,將於短期內向特首提交報告,可作為香港未來金融發展的藍本。
指人民幣有升值壓力
任志剛指出,中國外貿順差很大,帶來人民幣升值壓力,外滙儲備增速過快,亦令人行的沖銷工作變得繁複。國家外滙管理局的數據顯示,06年外滙資金賬戶流入逾600億美元,結滙則有逾700億美元,顯示結滙需求大於購滙;外管局昨日便公布,下月1日起,內地個人年度購滙額度將由2萬美元提高至5萬美元。
曾蔭權在去年底出席經濟峯會時提出五個發展方針,以協助提升內地資金融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