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升不停,俗稱窩輪的認股證炒風更為熾熱。不過,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窩輪市場一哥的香港,06年被內地超越。高盛亞洲執行董事李頌慈估計,內地今年窩輪市場可蟬聯首位,不過由於中港市場性質不同,縱被內地爬頭,亦不會威脅本港市場發展。
未對港構成威脅
事實上,內地的窩輪(亦稱權證)發行受到股改因素推動,求過於供,造成價格急升,成交活躍。
現時深滬交易所買賣的權證僅27隻,相對香港每日逾千隻買賣,可謂小巫見大巫。
高盛統計顯示,去年香港窩輪成交1.79萬億元,較05增長1.09倍,佔整體大市交投約21.5%,增2個百分點,預期今年比例會再升;至於深圳及上海窩輪市場,去年成交1.9萬億元,激增8倍,由05年居於香港、德國及意大利之後,今年一躍跳升首位。
另視一亞洲市場南韓,則以3232億元超越瑞士,成為全球第五大活躍窩輪市場。
研究發行A股窩輪
香港窩輪相關資產類別中,仍以恒指相關窩輪佔成交比重最高,達45%,其次為國壽(2628.11%)、滙控(005.5%)、建行(939.5%)及中移動(941.4%)。
對於會否考慮發行A股窩輪,李頌慈指,香港市場有此需求,但由於發行相關窩輪,輪商須購入A股進行對沖,此舉要視乎發行人持有QFII額度。
不過,由於近期中資金融類股份受市場歡迎,該行會將焦點先放在有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