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上月通過大幅提高虐待動物罰則的修訂法例,最高可罰款20萬元及監禁3年。漁農自然護理署與愛護動物協會隨即合作推行一項「齊心合力打擊虐畜計劃」,加強培訓愛協前線員工,安排他們協助搜集證據及紀錄供詞,提高檢控成效。
市民可報警求助
目前打擊虐畜行動主要是透過愛協負責監察及調查個案,並轉介有執法權的漁護署檢控。漁護署署理高級獸醫師(動物管理)戴慶豐承認,以往不少舉報的懷疑虐畜個案,投訴人往往未能提供準確時間、人物及地點等資料,以及拒絕上庭作供,提高檢控難度,去年成功檢控的虐畜個案共有8宗。警方每年平均成功檢控逾10宗虐畜個案。
愛護動物協會總督察黃培德承認,該會每月接獲懷疑虐畜的投訴逾60宗,由於未有執法權力,在處理私人住宅懷疑虐畜個案時存在困難。他表示,目前調查隊伍督察只有15人,加強培訓其他前線員工,有助定期到虐畜黑點進行巡查。市民可致電警方或政府熱線1823舉報。
疑有青少年虐狗
此外,大埔錦山村前晚有村民投訴,懷疑有數名年齡15至16歲的青少年,在村內以石磚投擲村口數隻流浪狗。部份村民過去曾目睹村口的流浪狗,被人以玻璃瓶投擲襲擊。有村民前晚發現數名青少年在村口徘徊,懷疑他們企圖襲擊狗隻,即時報警舉報。警員到場後未發現可疑人士,已將案件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