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祖宗的來由向來是個謎,當局一直把全國近900個皇室古墓列為禁地,令考古學家無法稽查天皇身世之謎。日本《讀賣新聞》昨天(周三)報道,在考古學家和學者的壓力下,宮內廳同意開放11個皇陵,容許小部份學者進內考察,希望能撥開迷霧,解開天皇祖先來源的謎團。
日本有20多萬個古墓,大部份源自公元四至七世紀,當中的896個陵墓埋葬着124位天皇及他們的家眷,包括傳說中的首位天皇神武天皇。
只可進入外圍不得挖墓
這些皇陵向來是日本最神秘的地方,宮內廳一直以維護「皇陵的安寧」為由,拒絕開放皇陵,連學者也不得踏足半步。前年7月,日本考古學協會聯同10多個歷史學會向宮內廳申請,希望可以進入11個皇陵進行歷史研究,包括位於大阪府堺市仁德天皇皇陵(大山古墳)。
據《讀賣新聞》報道,宮內廳在上月底決定,破格恩准少數歷史學家及動植物學家進入指定的11個皇陵考察,但條件是:每個學術團體只能派一人,而且只可進入皇陵的外圍,更不得挖墓。雖然限制多多,但學者仍相當興奮,期待這次皇陵考察有助了解日本古時立國的過程,並探究皇族的淵源。
英報指可能埋藏大量文物
宮內廳一直拒絕開放皇陵,外界對此諸多揣測。英國《泰晤士報》前年曾報道,天皇皇陵可能埋藏了大量珍貴文物,例如鑲嵌黃金的寶劍、翡翠寶石、精心製作的冠冕,用黏土雕塑而成的小雕像,也許還有來自中國和朝鮮的神聖鏡子;更重要是可能藏有日本天皇的起源證據。中國、外國和日本考古專家都懷疑,早期的日本天皇非常有可能是中國人或朝鮮人。
另一個大秘密是部份天皇古墓身份不確定,東京大學的拓依克教授前年聲稱,已掌握了足夠證據,指宮內廳其實早在50年前已知道,把部份古墓列作皇陵根本是個錯誤,只是羞於認錯,設法封存皇陵之餘,也封存所有資料。事實上,絕大部份的日本皇陵都是在日本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由政府指定的,可是大部份缺乏考古學依據,因而只有極少數皇陵獲史學家承認。
宮內廳今次罕有地開放部份皇陵,可望解開史學家心中多年的疑竇和秘密。
美聯社/新華社/日本《讀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