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七隻瘦牛的預兆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七隻瘦牛的預兆 - 尹思哲

06年股市長升長有,多得日本超寬鬆貨幣政策,和石油有關的熱錢帶來的一陣資金氾濫,詳細解釋可見10月31日《案內人隨筆》。雖然至今這兩個基本因素仍然未有明顯改變。不過,日本安倍內閣的改革決心似乎非常堅決,今年首季日央行加息的機會,已經比不加息的機會高;在連鎖反應下,沒有人能說得準,究竟這個改變會否扭轉局面,令平錢年代真正不再。
現在相對上比較能作準的評估,大多數是對美國情況的描述。大淡友評論員JohnMauldin,在他那有過十萬讀者的通訊中,輯錄了分析員BarryRitholtz對美國過去4年來經濟的剖析,當中有不少論點已經在香港報章知名的專欄被人抄錄,內容不贅;不過,Ritholtz指出了七大爆破紅燈,思哲倒認為值得做一次抄文公,在此跟讀者分享。
BarryRitholtz的七大爆破紅燈分別是︰
1.06年第4季貨物付運量大跌,為00年衰退以來最大跌幅;
2.假期的零售額在扣除通脹後錄得零增長,是02年經濟低潮以來最差的一個聖誕;
3.11月份耐用品定單數字下跌,而過去5個月來已經錄得四次負增長,也是衰退來臨的明顯先兆;
4.供應管理學會(ISM)11月份工業生產指數跌破50點,反映生產活動正在收縮;雖然不少分析員期望12月的數字反彈,不過聯儲局數據顯示有關的機會不大;
5.樓宇按揭終止贖回,也即是斷按,宗數有所增加;
6.汽車銷售急速下滑,反映支持美國消費者汽車融資的樓按,也在急速降溫。汽車銷售過去12個月平均數,一直是美國經濟衰退先兆最佳指標之一;
7.企業資本開支縮減,由06年第二季首次錄得下降,至今仍未有起色。

減息是最後強心針

在過去幾天翻閱了好些證券行對07年的展望,發覺既無人立場鮮明地看淡後市,可是各人對今年後市預測卻含糊得過份。綜合所謂的報告,預測的平均數指07年恒指見22000點,H股則見11000點,上升空間一成左右,這些話說了等於沒說。
財經界對宏觀數據的預測,標準動作是在主流分析上,再作出個人主觀判斷從而加加減減。不過,各分析員如是者不斷相互參照修訂,久而久之也沒有人知道,究竟最初的一個預測是怎樣造出來。這種預測失準的機率是絕大多數,而且就算僥倖點中一個數字,也極有可能是運氣因素作祟,所以思哲向來也不會太認真對待這些所謂consensusestimates的確實數字,反正這些所謂預測,最終的都是讓行內人自我陶醉一番的玩意。
不過話說回頭,從這種所謂的預測中,可以得到些尚算有用的軟資訊。例如現在分析員的圈子中,大家雖然心中看淡,但礙於形勢惟有被迫唱好,這種不敢看淡的情況,反映了年底一次升市的超現實,要分析員再唱好,則非藝高人膽大者不能。
思哲曾細讀97年和00年這兩次近年股市爆破的代表作,當時的氣氛跟現在相似之處,是淡友被非理性排擠,壞消息當好消息分析。換了今次,結果又如何呢?內地若突然推出宏調,會否有人說降溫是好事,打擊股市只因股價可以長升長有?
又或者,若聯儲局在通脹仍未明顯受控時宣布減息,有沒有人會說減息代表股市可以再上層樓?要知道,真正的牛市原來都是伴隨加息同時出現,過去幾次聯儲局減息,接下來都是熊市的低潮。思哲倒相信,今次牛市最後一支強心針,應當是聯儲局減息的一天,到時大家再看市場的反應吧!

Google的小弊端

對於Google這家美國公司,思哲通常讚多於彈,這次終於有機會,反過來寫寫她的一個小弊端。
04年,Google推出官方博客(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此官方博客網,包含了各產品新消息、公司文化資訊,甚至公司員工的私人博客連結。
在這個表面上甚麼都齊備的官方博客網,有樣東西,思哲卻找許久還是沒有發現,就是沒有「回應」這個小小的按鈕。不禁使人聯想到,難道標榜用戶體驗的Google,就容不下人家的相反意見嗎?位於電郵地址上面,竟標着「Welovefeedback」幾隻字,實在諷刺得很。
相反,對家Yahoo!的官方博客YodelAnecdotal可以留言,縱使絕大部份的意見,都是那種不留情面的批評居多。
沒錯,負面的留言甚或失實的批評,表面上的確沾污門庭。但思哲相信,誰若能夠抵住這點陣痛,聆聽用戶意見,能使產品進步得更快。
Yahoo!近半年業績倒退,公司士氣一蹶不振,不少人於官方博客網發表批評。TerrySemel在博客親撰《TakingYahoo!forward》一文,剖析當前局勢,勇於承認公司毛病,並提出未來的改革路向。Semel坦率的回應,獲取了外界一致擊節讚賞。
Google這小弊端,重點不是回應與否,它反映了Marcom慣常的happytalk心態。企業一但沒法子真誠地與客戶溝通,哪怕是Google,小弊端也會變成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