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狂入不敷支 聖誕新年最高危<br>沉迷買手袋婦欠債40萬

購物狂入不敷支 聖誕新年最高危
沉迷買手袋婦欠債40萬

【本報訊】聖誕新年期間,港人揮金如土面不改容,但豪氣背後卻可能隱藏「殺機」。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過去三年接獲逾800宗因過度消費而欠債的求助個案,有購物狂債台高築超過90萬元。除了有人勁買鑽飾、手袋、波鞋外,也有中年婦女因經常流連室內遊樂場,用真金白銀換取代幣玩遊戲,結果欠債10多萬元。 記者:盧文烈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自03年7月成立至今,共處理約5,200宗欠債求助個案。中心主任梁翠環稱,最多人欠債原因是賭博,其次是入不敷支,過度消費排第三位,有863宗,佔整體個案約16%,其中近一成屬欠債40萬元以上。

狂掃貨藉此減壓

一名少女因瘋狂購物,破產後又挪用同事信用卡碌卡買衫,早前被判欺詐罪名成立。
梁翠環說,近一、兩年中心處理過度消費的個案明顯增加,其中12月至2月聖誕至農曆新年期間是求助旺季,「大時大節消費特別多,加上要交稅,加埋卡數,好多人連最低還款額都畀唔到!」也有求助人擔心農曆年有債主臨門,所以希望提前重整債務。
女性購物狂多喜歡買實物或參加纖體療程,男性求助者則會因與朋友食飯唱K「爭畀錢」、或送禮給女友而「使大咗」。
她說,曾有一名月入4萬多元的40多歲女中層管理人員,在中環上班,每日放工後指定動作是到附近名店掃貨,愈買愈豪,結果欠下卡數90萬元,年多前向中心求助。社工分析,相信該女子的工作不如意,需藉購物減壓。

小單位堆滿手袋

中心個案輔導員陳福龍說,購物狂不一定只買名牌,不少求助人「見到鍾意就買」,不分平貴。
曾有一名30多歲的女子愛袋成狂,其數百呎的居所竟然堆滿手袋,欠下的債務也多達40萬元,「手袋好多都冇用過,有啲甚至重複咗都唔知。」
除了勁買手袋,梁翠環說,有求助者狂買鑽石及波鞋而債台高築。近年也有不少人喜歡流連室內遊戲樂園,購買代幣、再憑遊戲票換禮物,一名40多歲家庭主婦因沉迷這類兒童樂園遊戲,短短幾年累積欠下13萬元債務,去年初向中心求助。
梁翠環說,部份購物狂本身患有抑鬱症,透過購物尋開心,但也有人因財務管理不善而過度消費,中心除給予心理輔導,也會提供免費債務諮詢服務。

理財基本法

‧購物前先想一想:是「想要」還是「需要」,看見心頭好,先冷靜,後決定
‧當開始習慣用信用卡消費時,便要小心超支
‧作出重大投資決定時,例如買樓及買車,先評估現有財力及要承擔的風險
‧要了解產品的功用及是否適合自己,可諮詢曾使用有關產品的人士
‧儲起六個月薪金以防萬一
‧改善收入同時,嘗試將興趣變成一種工作或兼職,例如喜歡編織者可考慮開班教授有關手藝
‧清還長期負債時應保持積蓄,以防不時之需,例如置業時可考慮50/50原則:即可扣除生活費後,餘下的50%存起來,另一半則用來供樓按揭
健康理財熱線:25480803
資料來源: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