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衞生組織「無煙運動」總監望月友美子指出,世衞不鼓勵任何政府在食肆或娛樂場所設立吸煙房,因建議不切實際且費用昂貴,至今未有任何方法能避免煙房的煙百分百不會流到外面,對業界生意無正面影響。她認為愛爾蘭的酒吧兩年前成功地全面禁煙,證明無煙食肆及酒吧是可行的。
無煙運動是世衞推行控煙政策的項目,望月友美子接受訪問時表示,現時有141個國家或地區簽署控煙框架協議,本港跟隨中國簽署協議。港府今日起擴大禁煙範圍,但建議考慮兩年後容許設立吸煙房的建議。望月友強調,世衞立場是100%無煙,不贊成室內再設吸煙房。
無法禁煙流出外面
她解釋,吸煙房的建議可行性不大,「要吸煙房沒有任何煙流出外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吸煙房完全密封,但如何防止開門時沒有煙流出外面?」即使房內設有如傳染病房設有的負氣壓,也無法百分百把煙內有害物質完全抽出及避免流進室內的無煙地方。
昂貴且無經濟效益
一根煙已知有4,000種有害物質,暫時沒有任何過濾儀器可將其阻隔,望月友美子表示,日本已進行不少研究,都徒勞無功。她認為,若業界誤解吸煙房可以留住一些吸煙的客人,但其實煙房的設計不但昂貴而且沒有經濟效益。
除立法禁煙外,世衞認為增加煙稅是另一項有效控制的措施,各政府並要增加控煙人手,否則無法執行。至於煙包上的誤導性字眼,如特醇、醇及低焦油等,世衞認為並不可以接受,因為煙草商過去數十年以不同方法吸引煙民轉吸這類香煙極為成功,如60年代推出濾嘴和80年代推出低焦油及特醇等字眼,雖然同樣致命,但轉食這些煙草的比率急升七成。
記者:梁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