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墳墓凝聚反抗力量<br>美伊秘密埋葬屍首

恐墳墓凝聚反抗力量
美伊秘密埋葬屍首

一代梟雄侯賽因問吊伏法後,世人隨即將焦點轉移到他最後會埋葬何地這個敏感問題。儘管伊拉克法例規定會遵從死囚家屬的意願,但巴格達當局和美國都不想侯賽因的墳墓變成朝聖地,決定不會將侯賽因的遺體交還其家屬,而是秘密葬在伊拉克某地。

身在約旦的侯賽因長女拉加德(Raghad)一早已透過侯賽因的律師放風,希望將亡父的遺體送到也門暫時下葬,直至伊拉克解放後,才將亡父的屍體送回故鄉安葬。

遺體不會交回家屬

伊拉克國家安全顧問魯巴伊(Mowaffakal-Rubaie)昨天在侯賽因被處決後曾表示,當局可能會把侯賽因的遺體交回他的家屬,但當局仍未有決定。
不過,幾個小時後,他已改變口風說,侯賽因的屍體將於「幾小時後」葬在伊拉克某處,但「我們會先為他清洗,才打包放進伊斯蘭的棺材,並由伊斯蘭教某些人為他祝禱,按伊斯蘭儀式下葬」。
總理馬利基(Nurial-Maliki)的下屬表示:「遺體絕不會運出伊拉克,我們現時不能宣布他會葬在何處,但肯定會被埋葬。」言下之意是拒絕交還屍體給拉加德。

遜尼派政客籲國葬

事實上,伊拉克和美國官員連日來都為侯賽因埋屍何處而傷盡腦筋,並討論過多個方案:(一)將屍體送到約旦,交給他的女兒;(二)秘密埋葬,待過了一段時間,才挖出來交給他的家人或部族;(三)送到他的家鄉提克里特(Tikrit),由族人埋葬;(四)遜尼派政客甚至提出為侯賽因舉行國葬,因為他畢竟曾是伊拉克總統。
由於問題太敏感,美伊政府都不想侯賽因成為烈士後,死後墳墓也成了象徵抵抗美國和巴格達政權的朝聖地或凝聚力,故此選擇了第二條路,即秘密下葬。這即合乎二戰以來獨裁者下場的做法,也避免成了反美反巴格達的凝聚力。

獨裁者多秘密下葬

意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Mussolini)、德國納粹狂魔希特拉(Hitler)、日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死後或被處決後,都是秘密下葬或火化;至於羅馬尼亞獨裁者齊奧塞斯庫(NicolaeCeausescu),1989年被火槍隊處決後,也是秘密下葬,一年後才公布埋葬地點,就是避免短期內挑起民憤。
不過,提克里特的部族已要求馬利基政府交還侯賽因屍體,並由美軍軍機送到提克里特下葬,若馬利基堅持要把侯賽因葬在巴格達,他們就杯葛葬禮。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紐約時報》/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