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港弱點對外通訊太集中

特稿
港弱點對外通訊太集中

網絡災難暴露了香港對外通訊太過集中的弱點,有學者認為,香港網絡供應商太過倚賴一、兩條海底光纖電纜,以致一場天災就盡斷香港網絡經脈。有分析指出,亞洲區海底光纖電纜有嚴重隱患,因為光纜所在地區正是地震頻繁的地殼斷層地帶。
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陳雙幸說,為免對外通訊因天災中斷,香港的網絡供應商應該備有兩條隨時可用的海底光纖電纜,一條受破壞時,可即時轉用另一條。但今次網絡災難顯示,香港的網絡商太多集中使用經過台灣海底的光纜。

倡規定備兩條光纖纜

陳雙幸以維港有三條海底隧道作比喻,認為香港網絡供應商也應有兩手準備。一名熟悉電訊運作的電子工程師指出,為免再次發生同類災難,電訊管理局發出續牌時增加條文,規定網絡供應商必須備用兩條光纖電纜路線。不過此做法有違自由市場制度,也會加重互聯網及長途電話用戶的負擔。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絡版分析文章指出,這次事故充份表明,依賴海底光纖電纜傳輸數據的全球通訊系統非常脆弱:「這次受損的光纜分布在台灣至香港間的密集通道上,光纜上面的水域就是連接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水路運輸通道。海底光纜的隱患在亞洲尤其嚴重,因為該地區是世界地震多發帶之一。」文章指,海底光纖電纜很容易移位,過去曾發生魚網和船錨損壞光纜的事情。去年夏天,巴基斯坦境內的互聯網服務曾中斷12天,原因是之前有一艘漁船刮斷了該國唯一的一條海底光纖電纜。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