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年派發成績單<br>香港體壇2006大事回顧 新進露頭角跑贏舊精英

亞運年派發成績單
香港體壇2006大事回顧 新進露頭角跑贏舊精英

06年是亞運年,香港派出歷來最多的運動員遠征多哈,換來了6金12銀10銅的破紀錄佳績。獎牌背後,我們慶幸看見一班土生土長的青年新進冒起,令港體壇充滿希望;但與此同時,一些以往被視為優勢的項目卻呈下滑迹象。總結今年,香港體壇可以歸納有「5升5跌」。

《up》
單車(代表人物:黃金寶、張敬煒)
新星湧現並非僥倖

能夠包辦多哈亞運會「香港第1金」(個人公路賽的黃金寶)及「歷史第6金」(場地計分賽的張敬煒)的香港單車隊,誰與爭鋒?難得是每逢4年1次的大賽,單車隊都有新星湧現;01年全運會有21歲的何兆麟奪場地計分賽冠軍,今年輪到同是21歲的阿煒,證明隊中後備力量充足。

《up》
羽毛球(代表人物:王晨、葉姵延)
努力不懈 披金戴銀

沒有人想到香港可以包辦亞運羽毛球女單決賽,香港一姐王晨克服傷患,由上屆亞運兩銅再創高峯,今屆如願奪得女單金牌當然可喜。至於才19歲的「黑妹」葉姵延可以「驚喜」來形容。小妹妹兩年多前放棄學業,全身投入羽毛球壇是冒險之作。有兩人領軍,再加上前國手兼雅典奧運女單銀牌得主周蜜即將加盟,港羽毛球隊可望更上一層樓。

《up》
乒乓球(代表人物:李靜、高禮澤、帖雅娜)
中超磨練 一吐烏氣

香港乒乓球代表隊在今屆多哈亞運奪得1金2銀2銅,成為港隊奪牌數目最多的項目。孖寶李靜/高禮澤勇奪男雙冠軍。至於單、雙打奪兩銀的帖雅娜,在女單準決賽淘汰王楠,可算一吐多年對戰全敗的烏氣。港乒隊今年成績驕人,相信與大部份球員參加了中超聯有關。經過磨練的港乒隊,目標直指兩年後北京奧運。

《up》
滑浪風帆(代表人物:陳敬然、何智豪、陳慧琪)
3人載譽 乘風破浪

如要數今年最「威水」的運動項目,相信非滑浪風帆莫屬,3人參加亞運,全部「非金則銀」!正如奪得輕量級滑浪風帆金牌的陳敬然說:「我想證明我們一班年輕的帆手,可以繼『珊珊』(李麗珊)後,續為本港滑浪風帆發光發熱。」結果他們真的做到了,3個參賽選手共為香港奪得1金2銀(何智豪的重量級及陳慧琪的女子組)。

《up》
足球(代表人物:港隊、南華)
稍見復蘇 排名上升

本地足運經歷過去幾季的低潮後,今年初見起色,其中港隊在亞洲盃外圍賽雖未能出線,但主客兩場能爆冷賽和亞洲一線球隊烏茲別克,港隊的世界排名更於9月升上近年最高的109位。不過,港隊教練黎新祥因不滿選人常受阻撓,決辭去港隊教練之職。
老牌球會南華上季護級失敗,隊長歐偉倫竟當選「足球先生」,可說一大諷刺,但南華最終獲足總挽留在甲組角逐,而商人羅傑承再任足主,並組織千萬大軍,令低迷多年的球市有復蘇迹象。

《down》
桌球(代表人物:傅家俊、馮國威)
「亞一」地位 已被取代

最新世界排名跌至32位的傅家俊,曾帶領港隊連贏兩屆亞運(曼谷、釜山)團體賽金牌,但在今年多哈亞運,傅在團體及雙人賽均屈居由丁俊暉帶領的中國隊之後,以傅家俊為首的港桌球隊,其「亞洲一哥」地位已正式被取代。或許港桌隊成績未及過往,與桌總今年發生內訌風波,18名球員抗議桌總選人不公,以致阻礙亞運備戰工作不無關係。

《down》
保齡球(代表人物:胡兆康、曾柏期)
缺穩定性 大賽脫腳

港隊主力胡兆康為備戰亞運曾專程到歐洲參加巡迴賽,並在10月奪得維也納公開賽冠軍,故港隊視保齡球為今次亞運的奪牌希望,可是港男女隊甫開賽演出未如理想,最終只有胡兆康在優秀賽得第4名,保齡球隊繼02釜山亞運後再次在亞運空手而回。

《down》
武術(代表人物:曾思敏、黑志宏)
改例傷患 表現褪色

國際武聯去年初改例,將原來的規定套路改為加入難度的自選套路,而這新設難度在今屆多哈亞運難倒了一眾香港代表。賽前訓練觸傷膝部的黑志宏,忍痛下只能為港拿下太極全能銀牌;加上曾思敏得女子南拳銀牌,令港隊獎牌數目較4年前少了一面。上屆銀牌得主杜宇航,在首項的長拳中失誤,將奪牌機會斷送。而「南拳王」鄭家豪,更因苦練難度動作時受傷,導致退出武壇。

《down》
籃球(代表人物:羅意庭、李翹峰)
亞運落寞 甲一徒旺

以多哈亞運會「未開幕,先回家」的慘情來論,本地籃球在06年的成績只可打「不合格」。首先衞冕「超級工商盃」失敗,接着在組軍出征亞運時,一些經驗戰將以「申請不到假期」之類原因棄戰,由羅意庭及李翹峰這些學界戰將壓陣,終致港籃隊在亞運預賽慘負阿富汗及敍利亞,在小組預賽包尾出局;本地甲一籃球再旺場,也補償不了這種失落。

《down》
田徑(代表人物:鄧亦峻、鄧漢昇)
青黃不接 「精英」勢

曾幾何時,香港男子4x100米接力隊飲譽亞洲,杜韋諾、蔣偉洪之名無人不識。但隨着前者並無征戰亞運,後者又從高峯滑落,加上「香港欄王」鄧漢昇亦無復當年勇;亞運前屢破男子200米香港紀錄的新秀鄧亦峻亦於亞運失準,本地田徑出現青黃不接,更有機會被剔出體院的「精英項目」。

葉姵延

陳敬然

黎新祥

傅家俊

胡兆康

曾思敏

鄧亦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