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白皮書披露「海洋大國」新戰略<br>海上核反擊力增強

國防白皮書披露「海洋大國」新戰略
海上核反擊力增強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昨日公布《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首次公布各軍兵種戰略和核戰略的主要思想,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海軍的戰略目標是提高海上綜合作戰能力和核反擊能力。加上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早前宣稱中國是「海洋大國」,歐美軍事專家擔心,中國正加速爭奪海洋霸權。

今年的國防白皮書,除繼續就外界關注的軍費問題作出解畫外,還首次公布陸、海、空三軍和二炮部隊、武警部隊的架構。在完成裁軍20萬人的任務後,解放軍現有兵力230萬人,其中,海軍、空軍和二炮部隊在總兵力的比重中上升了3.8%,陸軍則下降了1.5%。而未列入解放軍兵力的武警,則有66萬人,比外界以往認定的100萬人為少,每天有26萬名武警輪流執勤。

被指針對美日東海南海

在戰略方面,陸軍的戰略是由區域防衞型向全域防衞型轉變,海軍從近岸防禦轉向近海防禦,空軍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第二炮兵完善核常兼備的力量體系,核戰略則維持自衞防禦、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
白皮書說,海軍着眼於近海海域的整體作戰能力、聯合作戰能力和海上綜合保障能力,特別是要提高海上綜合作戰能力和核反擊能力。路透社的報道指出,中國海軍的戰略,顯然不只是着眼於台灣問題,還針對美國和日本,針對有爭議的南海、東海海域。
胡錦濤周三在北京會見海軍黨代會代表時強調,要努力鍛造一支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要求相適應的強大的人民海軍,因為「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在捍衞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我國海洋權益中,海軍的地位重要,使命光榮。」

專家憂中國爭海洋霸權

由於中國以往一直自稱為擁有漫長海岸線的「陸地國家」,胡錦濤的言論已引起歐美專家的關注。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公開海軍增強海上核反擊能力戰略,更可能刺激「中國威脅論」。美國霍普金斯大學(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亞洲問題專家斯特拉爾斯指出,中國正從龐大的陸地國家轉變為龐大的海洋國家,現行的遏制策略能否根本解決中國未來爭奪海洋霸權的問題,目前還難以肯定。
本報記者

陸軍是近年裁軍的重點,不過,一年一度的徵兵仍會招收大量陸軍。圖為新兵在合肥訓練。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