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2.4億元在九龍塘地王興建的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新校舍,將於下月初啓用,但這宗喜事背後,卻正刮起一場風波。該校百名家長不滿校方中途強迫他們在明年3月,為每名子女購買20萬元離校時可悉數取回的債券以資助建校,正進行連串反對行動;家長指若拒購買債券,其子女會被踢出校。校方暫時未有回應。 記者:倪清江
耀中國際學校在九龍塘有多座分校,該校數年前獲前教育署批出沙田一塊地皮興建「優質私校」,但遭沙田區議會反對,教育統籌局後來改撥九龍塘地鐵站旁的添福道地皮予該校建校。整項建校計劃需費2.4億元,其中1.4億元是政府撥款,餘下1億元由耀中負責。下月中學部會由琵琶山暫借校舍搬到新校舍。
「覺得肉隨砧板上」
該校家長陳太向本報表示,校方為支付建校費,於今年3月的家長會上,突向他們表示中學部600名學生的家長,必須在明年3月購買每人20萬元債券,令家長嘩然。但當時校方稱會將學費由每年13萬元減至8萬元,令家長有憧憬。
不過仍有不少家長反對,陳太說,校方約在6月時公布將債券減至15萬元,但至今未有提及減學費。她表示,其子女由入該校幼稚園部,直至現在升讀中學,對校方突要求購買債券不能接受,「如果當初入讀時講明要買,毫無異議,但讀讀吓先要買,覺得係肉隨砧板上,成塊肥肉任你割,呢個唔係銀碼問題。」
如拒絕購買會如何?陳太說:「佢哋態度令人覺得唔買就要轉校。」她稱不滿被迫購買債券的家長已有逾百人,他們已向教統局投訴。
該校助理校監鄭惠儀在今年3月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家長必須購買債券,款項在學生離校時會悉數退回。當時她又稱在搬入新校舍後,學費會下調15%,由13萬元劃一減至111,200元,而新校舍學額也可增加一倍至1,240個。
教統局發言人表示,學校債券並不屬於《教育條例》所指的學費,私校有權發行債券籌集資金。耀中昨日全校放假,本報未能找到校方作回應,而耀中教育機構主席葉國華也不在港。
耀中是由該校校監陳保琼的母親曾楚珩在1932年創辦,任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特別顧問的葉國華,是陳的丈夫。該校吸引不少名人下一代入讀,包括女歌星王菲的長女竇靖童和林憶蓮的女兒李喜兒等。
耀中提供幼兒教育、小學、中學和預科一條龍教育制度,分校遍及香港、上海、北京、重慶及美國矽谷。耀中幼稚園全年學費逾12.9萬元,是全港最貴學費幼稚園,小學學費12.8萬元。
學校債券多不付利息
收取高昂學費的國際學校,除獲政府象徵式收費撥地興建校舍,以及一筆過資助建校或營運外,要作其他發展就要自行解決財政問題,發行學校債券是主要財政來源之一。債券是一種由政府、大型企業或其他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當購入債券,即等同向發行者提供貸款,發行者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面值贖回債券,一般會支付指定的利息,但國際學校發行的債券多不會繳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