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haveflownaway.
Andcan'tbewithusheretoday.
Likethehillsofmyhome.
Somehavecrumbledandnowaregone.
Gatheraroundfortodaywon'tcomeagain.
Iamblessed,Iamblessed,Iamblessedtobeawitness.
BenHarper《Blessedtobeawitness》
這是2006年刊登在此的最後一期了。今年,好些字眼時常出現在我們眼前或耳邊,它們未必是今年才出現的新字詞,但提起這些字眼時,心頭也多少湧現一些06年的點點滴滴吧。
香港人,齊來打個眼色,以下是完全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
喚醒
今年,香港人由年頭被喚醒到年尾,就像我們從未瞓醒過。
巴士阿叔未解決,喚醒了都市人面對的壓力問題;阿嬌被偷拍事件,喚醒了藝人私隱被踐踏的關注;小BB高琳琳在人世只生存了九天,喚醒了我們的惻隱之心;賢仔被斬案,喚醒了我們的慈悲之情;14歲跆拳小子將全部器官捐贈,喚醒了大家對移殖器官問題的關注;為進補劏狗食,喚醒了各界對寵物的關愛……
我們被人喚醒次數之頻繁,就像我家工人叫我起床一樣,每五分鐘「喚醒」我一次──每一次我說我會醒的時候,我都是很真心的,可惜,結果我每次都會番瞓,等待下一次「被喚醒」……我們不停被喚醒,但每次可以醒幾多分鐘呢?
國際笑柄
我很喜歡「國際笑柄」這個字眼──有甚麼勁得過被人恥笑,還要是被全世界不同國籍的人一起恥笑?我真的想不到自己做甚麼,才可以得到美國人、日本人、奧地利人、伊拉克人、新畿內亞人……一同指着我來嘲笑。
廸士尼關閘拒客,成為國際笑柄;導遊強迫自由人購物,被喻為國際笑柄;昂坪纜車屢出問題,又叫國際笑柄。我一直懷疑「國際笑柄」這種字眼,該是別人給予自己的,還是自己給自己的,也質疑外國人到底有否留意我們──壓根兒就是,他們可能從沒談論過我們,香港這彈丸之地,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話題之列。
只有極度自我中心的人,才會覺得別人時常留意自己,才會老是認為別人在恥笑自己吧。
還好,一個人有強烈的被注視慾望,至少會把事情做好一點。
P.S.我不知昂坪纜車是否國際笑話,但這件事真的很好笑。請問他們一共開幕了幾多次呢?感覺上,這纜車時常在開幕,又時常在道歉,我從未見過如此好笑的纜車。他們應該改個宣傳口號──昂坪360.真的歡樂!真的笑聲!RealJoy!RealLaughs!
YouTube
將網絡力量發揮至極的,不是網絡公司,是《蘋果日報》。
網民留言出現於頭版,成為「新聞資料」、精選網民的話,成為「各界回應」、A版每日有欄目報道線上最新上載有趣短片、娛樂版有藝人的Blog、新聞版有消費Blog、副刊再有消費Blog……我一直猜想《蘋果》內部是有人受薪全職上網的(由朝到晚對住螢光幕上網搵料,算是優差抑或苦差呢?)
YouTube走紅,Blog之興起,巴士阿叔,快閃強姦,食曱甴阿伯……這一切,將偷窺地面化,為大家製造茶餘飯後的話題,沒錯,傳媒需要的,娛樂圈需要的,一個群體社會需要的,你需要的,你阿媽需要的,都是同一樣東西──茶餘飯後的話題。
(對筆者而言最受惠的,是《蘋果日報》的「昔日新聞」今年開始供人免費查閱,這算是回饋網民吧。)
林海峰
首次聽到熊黛林的名字時,我以為是林海峰的花名。
林海峰今年紅到發瘋,紅到可以有個樓盤叫臨海峰了。我這樣說,並非因為我是商台人,你看看林九和軟硬(以及軟硬公仔),如何雄霸主流年輕人雜誌封面就知曉。
數天前,新城剛完成頒獎禮,他們頒了一個「勁爆組合獎」給李逸朗和蔣雅文。如果我是新城,我會多搞一個「勁勁勁勁勁爆組合獎」給軟硬天師,如果軟硬不出席,會顯得軟硬小器;軟硬出席的話,則可以多谷幾點收視,真是雙贏局面。反正新城可以隨時嘔多幾個獎出來的,有甚麼所謂呢?我這樣說,是否因為我是商台人呢?這我就不知道了。
肉
女星的肉,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的,但這東西恒久是收視保證。今年出現於人前的肉,拍攝手法有不同,成了變化萬千的新聞。足教人明白鏡頭選取與機位角度的運用,拍出來的肉就有所不同。有云「同遮唔同柄」,有時則是「同肉唔同lens」。
暗黑中用長鏡頭才拍得到的肉,是阿嬌的肉。四部camera對住的肉,是鄭希怡的肉。裁頭close-up的肉,是PAAG注射隆胸出事的肉。跟上一個鏡頭機位相同,只是不裁頭的肉,是吳文忻的肉。
以上四種肉,都讓人感到不同程度的慨歎。
父子
郭富城主演,譚家明導演的《父子》,跟現實世界的父子故事同樣精采。
父子之間,老像阻隔着一點甚麼的,例如隔着一個張栢芝,又或者一間叫電盈的上市公司。
李家誠要娶徐子淇,我們細看他和她如何跟老父過三關。李澤楷賣盤搞足半年,因為老父李嘉誠而過不到三關。謝霆鋒暗中結婚,狄波拉哭哭啼啼,反是謝賢彷彿較明白兒子的年少輕狂。
我們看到的,不純粹是一宗半宗八卦新聞,而是在紛亂迷惘,倫理觀不再清晰的社會中,一個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家庭關係。我們都想追看兒子們如何在自主的過程中挑戰到父親的威嚴,父親們又如何行使自己的權力──祖國與香港行政特區,不正是這樣一對父子麼?
後記:今年12月走在街上,看到香港人的臉上多了一份從容。對比起以往年尾,街上人一樣多,但從前的行屍走肉感彷彿減退了,表現出的,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悅。我不知道這跟股市上揚有多少關係,也不知道是否自己一廂情願。在此謹祝香港人過一個愉快的07年。我很喜歡這裏,香港人都是簡單的人,有着一股低B的儍勁。這種人很可愛,可愛的人,是deserve得到快樂的。
撰文:卓韻芝
電郵:[email protected]
卓韻芝專欄逢星期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