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網絡世界經歷了逾36小時「生態大災難」後,昨日局部恢復運作,但本港網民大部份時間仍無法連到外國網站,估計可能要等到下月底才可完全回復正常。至於長途電話服務經過搶修後,昨日多數已能致電海外。據了解,截至昨晚仍未有船隻抵達損毀的光纖電纜位置開始修復工作。20多家本地互聯網供應商昨午舉行緊急會議後,決定採取緊急措施自救,包括購買頻寬(Bandwidth)及衞星頻寬。記者:黃偉駿蔡元貴
本港網絡服務倚賴的六條受損海底光纖電纜,電訊管理局昨表示,五艘來自新加坡與菲律賓的維修船隻已先後出發前往搶修,估計需五至七天進行修復,但若再有餘震,需時可能更長。但據了解,截至昨晚仍未有船隻抵達損毀的光纖電纜位置開始修復工作。
減少用點對點下載軟件
台灣傳媒報道,中華電信四艘維修船隻要待至下月2日才出發,在檢查受損電纜後,始能判斷實際所需的修復時間,但估計電纜有七至八個損毀處,需時長達兩至三周。今次網絡癱瘓令該公司損失450萬美元(約3,510萬港元)。
本港昨日的互聯網流量仍然只剩下平日的30%至40%,雖然受損電纜仍未修復,但多間互聯網供應商已採取緊急應變方案,令上網速度恢復不少。20多家本地互聯網供應商昨午舉行緊急會議,互聯網供應商協會副會長葉旭暉會後表示,個別供應商已購買了頻寬(Bandwidth)及衞星頻寬,部份則共用網絡資源,「咁短時間突然間要買多啲頻寬,花多咗幾多錢真係計算唔到。」該會呼籲網民,在這段非常時間盡量減少使用點對點下載軟件,避免增加對頻寬的負荷。
沒法上網,對市民日常生活及工作構成不便。在網上買賣手錶的高先生稱,前日起聯絡不到美國買家,連網上銀行也無法登入。任職外資公司的李小姐說,無法上網令公司運作停頓,暫時要靠撥號電話對外聯繫。另一位倚賴網上通訊的黃先生說,前日無法使用MSN,兩個電郵戶口又同時「報銷」,令他不能跟北美洲的客戶聯繫。
亞洲上網速度只得一半
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昨天的互聯網運作速度仍較平時慢。負責監察網絡連線的「互聯網交流報告」指,亞洲區現時的上網速度和可靠性,只及世界水平一半。南韓98條專用商業電話線無法接通,36間外資銀行的國際業務受影響,固網和寬頻商KTCorp未能向銀行及外交部恢復提供寬頻上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