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全球資金充裕,主要股票市場都有理想表現,亞太區股市更加大放異彩,個別市場甚至錄得逾倍升幅;同時,商品亦不讓股市專美,在06年吸引了龐大資金湧入市場。對沖基金不但在能源和金屬市場興風作浪,其後更將視線轉移至農作物市場,刺激玉米、橙汁、小麥等期貨大幅飆升四至八成。
【本報綜合報道】商品在今年受到投資者熱烈愛戴,亦為投資者帶來無限驚喜:國際油價七月曾創出每桶78.4美元的新高;由於鮮橙供應緊絀,紐約橙汁期貨上月初錄得歷來最高的交易價;玉米期貨價格受到乙醇需求急漲而大幅飆升,更曾升破每蒲式耳4美元,不但創歷史新高,升幅更稱冠商品市場,全年升幅約80%(見圖)。
羅杰斯預測兌現
玉米價格今年漲八成兼創新高,連帶牲畜飼料、糖漿及乙醇售價亦水漲船高,小麥期貨價格亦大升近五成,創十年新高。農作物去年被熱炒,就連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舊拍檔羅杰斯(JimRogers)亦於年初表示,玉米和小麥等農產品是「最佳投資」。
金屬價格今年亦因為需求強勁而節節上升,截至本周四,白銀價格全年累積升45.5%,銅價亦錄得33.1%升幅,黃金則漲價逾兩成。交易員預期,金價來年仍會繼續向好,因為伊朗核問題仍未解決,美元預期呈弱勢,都有助帶動資金流入黃金市場。
ETF效應推高金銀
美國期貨券商Lind-Waldock分析師巴雷特指出,今年有龐大資金湧入商品市場,表現突出,當中期貨電子報價技術改進應記一功。
此外,黃金和白銀等金屬商品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亦進一步刺激金屬交投。巴雷特表示,隨着較環保的生物燃料在國際市場漸受器重,玉米和大豆在來年仍會是商品的焦點所在,此外,商品市場還有更多其他的投資機遇,因此建議投資者,07年應密切注視商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