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讓外資銀行在內地註冊的《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生效只有兩星期,中國銀監會瞬即批准9家外資行籌建內地註冊的法人銀行,其中包括以本港為基地的滙豐銀行、恒生銀行(011)及東亞銀行(023)。
【本報訊】恒生銀行宣布,將以50億元(人民幣.下同)作為法人銀行的註冊資本;連同該行以17.26億元購入興業銀行15.98%股權,預計至明年恒生在內地的總投資將超過67億元。恒生計劃至2010年將內地員工數目增加至超過2000名,而在內地的網點總數則增至50個。恒生中國業務總裁符致京表示,預期該行會於明年上半年成立內地外資法人銀行,並在上海設立總部。
恒生註冊資本50億
東亞銀行總經理兼中國業務總部主管余學強表示,由現時開始籌備,預計最快明年3月中可完成手續,屆時便可正式在內地開展人民幣業務。他指東亞已覓得辦事處及配備人手,但仍有文件及技術問題需要處理。
銀監會昨日公布,首批9家外資銀行已獲批准,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籌建為法人銀行。
這9家外資銀行除了上述3家外,還有渣打銀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花旗銀行及荷蘭銀行。
除了三菱東京日聯,其餘8家均為本月11日新例實施首日便獲銀監受理申請內地註冊的外資行。
銀監指出,這9家外資法人銀行的註冊地均在上海市。截至9月底,9家外資銀行在內地分行的數量佔外資銀行在華分行總數的34%,總資產佔外資銀行在華總資產的55%,盈利佔外資銀行在華盈利的58%。
下一步准設法人銀行
根據《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從12月11日起,內地取消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和客戶對象限制,在承諾和審慎監管的框架下,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外資法人銀行可以經營全面外滙和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分行在現有業務範圍的基礎上,可以吸收中國境內公民每筆不少於100萬元的定期存款。
外國銀行將其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為外資法人銀行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批准籌建外資法人銀行,將原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改制為擬設外資法人銀行的分支機構;第二步是改制籌建工作完成後,批准外資法人銀行正式設立。昨日銀監公告的9家外資行便是完成了第一步。
准籌內地註冊銀行
‧渣打銀行
‧東亞銀行
‧滙豐銀行
‧恒生銀行
‧日本瑞穗實業銀行
‧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新加坡星展銀行
‧花旗銀行
‧荷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