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過聖誕

他們這樣過聖誕

永不言休的聖誕老人
聖誕節年年過,聖誕老人永不言休!英國一名78歲公公扮了聖誕老人足足54年,縱然今天年邁體弱,曾經17次心臟病發、兩次中風,還得了癌症、腎衰竭,仍堅持摸着那把花白的鬍子,帶着禮物到醫院探望患病的小朋友。他說:「做聖誕老人的感覺是全世界最棒的,令我繼續前進。」這是一個助人自助的動人故事。

多次心臟病發又有腎病

「聖誕老人」瓊斯(DanJones)首次出動是在1952年,他到女兒的幼稚園做臨時替工,此後每年的11月至聖誕日,他都會以聖誕老人的姿態出現於遊樂場和教堂,為小朋友帶來歡樂,從不間斷。為了更神似,他每逢7月開始不刮鬍子,讓臉上長出一大把花白的鬍子。
「第一次扮聖誕老人覺得有點戇居,但見到小朋友的笑臉後,我立即愛上了。他們的臉蛋就像星星般發亮,無人會比我更愛他們。」
瓊斯在1972年第一次心臟病發,有幾年得了重病,得腎病後又要常常到醫院洗腎,但他仍堅持做聖誕老人。「我的哲學是,永遠都有人比我更慘。」
「做聖誕老人帶給我很大的快樂,把我的生命每年延續下去。這也是我施予回報的方法。若非幫助人,我不會活到今天。」活到今天,他說是奇迹。英國《太陽報》

「孤寒財主」轉性 全因腦有病

聖誕精神,施比受更有福,吝嗇孤寒,可能腦有病。英國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Dickens)在1843年出版的作品《聖誕頌歌》(AChristmasCarol),寫孤寒財主在平安夜與生意拍檔的鬼魂和「聖誕精靈」對話後,一夜間由吝嗇鬼變成慈善家。專家上周指孤寒財主其實沒撞鬼,而是腦有病。
狄更斯筆下的史高治(EbenezerScrooge圖),吝嗇刻薄成性,但美國神經病學家阿爾格經過一番研究後,卻讚狄更斯觀察入微,精確描述了路易體癡呆症(Lewybodydementia,簡稱LBD)的病徵。這個病徵在他成書後150年才有名字。
阿爾格最初以為史高治患有抑鬱症或躁狂症,但未能解釋他為何「撞鬼」;但如果說他患了LBD,一切就很脗合,包括書中指他會發抖和步姿僵硬。LBD是類似老人癡呆症,早期症狀是出現幻覺,更「可令人性情大變」。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狂播聖誕歌或被控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聖誕歌日夜播放,對一般人是增添節日氣氛,但對商店員工卻是一種疲勞轟炸,英國噪音關注組和商店僱員工會(USDAW)就計劃就此興訟。
「日播夜播同一張唱片的聖誕歌,令工作環境很不健康,也令員工焦躁不安。」USDAW發言人說。英國噪音協會也和應,發言人說:「重複播放一種音樂,無異是一種折磨!」聖誕歌變相成為疲勞轟炸,USDAW計劃採取法律行動。除了英國,捷克工人也曾為此遊行示威,2003年一間奧地利店舖的員工更成功爭取禁播聖誕歌。
英國《觀察家報》

英女皇送禮慳儉為先

聖誕禮物豐儉由人,英女皇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富婆,送禮物都以慳儉為原則。消息人士說:「女皇買每份禮物只會花20至50英鎊(約290至725港元),威廉和哈里王子也有限制,買給朋友的最貴5英鎊(約73港元)、叔父和伯娘10鎊(約145港元),祖母15鎊(約218港元)。」因此女皇的「掃貨」清單,往往是肥皂、咕𠱸等,還會命人保存包裝紙,留待下次再用。
英國《星期日人物報》

小朋友打電話找聖誕老人

美國加州男子廸克森(JohnDickson)因自家營運的網站電話,跟北極的「聖誕老人之家」(SantaClausHouse)的電話只差一個數字,這陣子每天都收到百多個孩子來電。他接到100個電話後,將錯就錯,扮起聖誕老人。最弊是連大人也搭錯線到他的SantaBarbara.com熱線,令他也有個聖誕願望:「如果聖誕老人替我付電話賬單就好了!」
碧咸嫂維多莉亞(VictoriaBeckham)的三個兒子都佔有聖誕老人,於是她想出教仔新招,告訴他們聖誕老人在家中天花板裝了閉路電視,他們要做好孩子,結果他們聽教聽話,自動自覺收拾房間,等着聖誕老人來臨。
英國《星期日鏡報》/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偷聖嬰像嫁禍他人

聖誕節,鼠竊狗偷都要過,但不時有怪罪行。在美國,芝加哥就有賊仔把居民掛在前園的聖嬰像偷走,然後把贓物掛在一名女子的家園圍欄。俄亥俄州兩名18歲青年,無無聊聊用螺絲批「襲擊」一個3.6米高的雪人像。俄克拉何馬州一名女子,用聖誕卡把大麻運給獄中男友。南卡羅來納州更出現聖誕老人綁架事件,一名匪徒打扮成聖誕老人,騎電單車把一名8歲女童擄走,家人窮追不捨才能把她救出。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