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聖誕不快樂?

孔捷生雜文:聖誕不快樂?

年年聖誕,今又聖誕,忽聞內地十間大學的十個博士生發出呼籲:抵制耶誕節!這份《呼籲書》稱:「西洋文化在中國已由『微風細雨』變成『狂風驟雨』,最為直接和集中的體現,莫過於『耶誕節』在中國的悄然興起與日趨流行。在此,我們,十位來自中國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鄭重呼籲國人慎對『耶誕節』,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
曾幾何時,反智的愚氓憤青已進化為高學歷的斯文憤青,在「說不」之餘,他們也高談闊論「文化主體性」了。如何重振國魂?不如棄西元西曆回歸陰曆吧。西元的A.D縮寫意為「耶誕之年」;西元前的B.C縮寫意為「耶誕以前」。身為中國人而採用陽曆,這才是西潮東侵「最為直接和集中的體現」。回歸薈萃中國文化主體性的農曆,更可把元月初七的「人日」定為國家節日,既力壓耶誕節,更體現本朝「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
由此足見憤青也者,原也可以出離憤怒,實現「去糞化」和「除臭化」,成為振興中華的棟梁之才。好比當年《義和團乩語》之歌謠:「男無倫,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產。如不信,仔細觀,鬼子眼珠俱發藍。天無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此為典型的拳匪話語,粗鄙之至。但高學歷的舉人秀才則能筆走龍蛇,風雷隱隱,例如他們指洋人「能咒水飛符,攝生魂與奸宿,曰神合。又能取婦女髮爪置席底,令其自至。取男童女童生辰粘樹上,咒之,攝其魂為耳報神。」字裏行間,道德與巫術雙劍合璧,「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果能喚起拳民千百萬,遂有庚子之亂,亦即紅朝國史所謂的「中國近代三次反帝高潮」中的一次。
幸有「十博士」出來為憤青文化正名。他們吞符念咒,針紮棒打的「小人」,不但是耶穌偶像,還迎頭痛擊他們的導師「葉公屠龍」的吳教授等輩。倘無尊王攘夷的中華憤青。那群葉公的「文化投降主義」竟墮落到何等地步!

十博士疾言:「國人在文化上陷入集體無意識,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體性沉淪,亦即經過百餘年來國人對自家歷史文化傳統系統而又激烈地批判和顛覆之後,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已經呈建制性退場和整體性崩潰,導致中國缺少主幹性的價值信仰和文化形態,進而導致中國現代文化的荒漠化和混亂化,從而為『西風勁吹』和『諸神亂舞』打開了方便之門。」
果然大義凜然,擲地有聲。不過那聲音卻缺乏國學主體性,遣詞造句歐化得不知伊汝胡底。單看這篇《呼籲書》便可知,中國文化真的「沉淪」和「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