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琪 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副院長
周日出席了公民黨組織的一個「我們所要的教育政策」公開論壇。論壇分兩部份,第一部份由教育界從學前教育到專上教育的不同參與者,介紹他們對現時教育的(主要是不滿)看法。第二部份是梁家傑介紹他的教育政綱。
第一部份有六位講者,演講充滿對教育現狀不同方面的不滿聲音和情緒。完結後梁家傑問:「在這麼多年教育改革中,到底有沒有人感到愉快滿足?」我想了一下,覺得可能真沒有誰感覺愉快。教統局高官不用說,此外應該有不少人感到在教改中做出了成績而有成就感,但愉快就難說了。我自己就常感到在現時教育環境中改革步履困難。要做出一點成績,都要花很大勁,頂住很多反對或懷疑聲音,實在十分累人,說不上愉快。
以此為開頭,梁家傑談了他對教育的想法。他認為現時教育界的主要問題,是政府過度行政控制,造成前線教育人員與政府間互不信任。梁家傑也談到比較具體的教育問題,如學生填鴨式學習的不愉快經驗,僱主對大學生工作態度和能力的不滿等。慢慢地我發現,實際上梁家傑說的一切,和八、九年前,梁錦松、程介明等開始推動教改時說的差不多。當時也談及老師行政工作壓力太重,需要為老師鬆綁,也提到僱主的不滿,學生的不愉快等。梁家傑似乎未能走出前人走過的路。
問題是,梁家傑能否吸取經驗,提出更好的方案,去解決香港教育面對的複雜問題?他的教育政策,最後會不會走上以行政力量推動改革的舊路,或是令改革全面停頓?教改面對各種困難和批評,表明我們很需要有一些獨立個體,去客觀分析教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改革能否做得更好?有沒有犯基本錯誤?如果有,該怎樣改正?
現時梁家傑沒有具體的教改方案,只有一些籠統的方向和原則,距離解決具體問題還很遙遠。我很希望日後梁家傑和公民黨能提出對教改獨立和有意義的分析,和不同的具體方案。這樣才能令教育界選民滿意,令特首選舉變成真正有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