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aysonsunday:董建平對水墨的一點堅持

alwaysonsunday:董建平對水墨的一點堅持

撰文:冼麗婷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興建獨立水墨博物館的建議被推翻,一直希望將「水墨」打造為香港獨有藝術品牌的水墨會主席金董建平感到失望。為水墨獨立建館的意念,在藝術、學術界中一直意見紛紜,似乎得不到廣泛認同,金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會繼續與公眾交流、表達意見,也不排除最後會另覓館址。
水墨會的成員份量不輕,包括行政會議成員羅仲榮及前行政會議成員、地鐵公司主席錢果豐等,還有其他重量級水墨收藏家、愛好者。金董建平胞兄前特首董建華時代建議的西九項目,包括四個不同主題的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水墨博物館、設計博物館和電影博物館。新特首曾蔭權治下組成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轄下博物館小組,過去近半年討論後又作出改動,建議成立一個名為「M+」的機構,轄下劃分四大組別:設計、活動影像、流行文化和視覺藝術(包括水墨)。為水墨藝術獨立建館的建議已不存在。
從事畫廊事業二十多年的金董建平,在實務經驗與研究愛好中,對現代水墨藝術建立了一種看法:水墨藝術傳承中國數千年歷史、在香港五十、六十年代變奏發展、也正活生生地在中西藝術中交流。而且,香港擁有世界級數的現代水墨收藏品、也有專業博物館營運經驗,這些因素令她希望為水墨建館,「Whycan'twehaveonethat'sstandingalone?最理想是讓我們有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品牌。為何數千年歷史的水墨,在西九藝術發展只有那麼一點?」

水墨會副主席龐俊怡解釋,該會提倡的水墨藝術是一切由水墨演變出來的藝術,包括雕刻及裝置藝術等等,即使不能獨立建館,他仍然希望有獨立部門、館長及研究小組。支持水墨藝術的香港藝術館前總館長譚志成為建館與不建館立下清晰分別:「在一個展廳內的展出只是一項藝術活動,而現代水墨博物館的建立卻是向國際宣示一個香港突出的文化形象標記。」
博物館小組意見書仍有待政府拍板通過,金太似乎沒有想過向現任特首曾蔭權反映水墨會意見:「我不知道他(曾蔭權)的立場,現在我們主要與大眾溝通。」提到她與特首夫人曾鮑笑薇不時在書畫展覽碰頭時,金太禮貌地回應:「實情她也是搞水墨的。」但她表明從來沒有向曾太談及水墨博物館的建議。
水墨館非入西九不可嗎?金太說:「張信剛當文化委員會主席時已經有這個建議,若不成功,有其他地方我們也當然接受。」水墨會先看最終定案再考慮能否另覓地方建館。
金董建平受父親已故世界船王董浩雲薰陶,自小接觸東西方不同藝術,家中也掛滿中國傳統書畫。現在,她差不多每兩個月就出門看看世界各地不同的博物館。「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的建築很好,但運作問題不好解決,聽說還有人在裏面小便,甚麼都有。」
來自傳統上海大家族、東方海外公司家族成員,金太憑眼光、也許加上一點家族淵源,經她代理的畫家、跟她買畫的客人,都有份量。「有個很會看畫的法國銀行家來我畫廊看畫,再回來還是要這種(現代水墨),流行藝術,用法文說d囗j囗vu(已經看過),他們都不感興趣了。」她拿着呂壽琨的畫冊,總是念念不忘:「這麼好的作品,我們要看重。」

在國際視野裏,金太說現代水墨是東西方有所共通的藝術,不是單單過去傳統花鳥古畫,「西班牙畫家米羅(Miro)也受東方水墨影響,其他抽象畫家,太多了,世界畫價最貴之一美國抽象畫家JacksonPollock,RobertMotherwell,MarkTobey,法國的PierreSoulages……。」
本身是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的香港大學藝術系副教授祈大衞(DavidClarke)雖然不贊成為水墨獨立建館,但他在東西方藝術研究裏,知道個別西方畫家在實驗水墨抽象藝術中確曾受中國筆法影響。他說MarkTobey是最早受中國書法藝術影響的美國畫家;Motherwell的畫也受中國水墨、美學理論及筆法影響,「我曾跟他通過電話,他是倒過來影響呂壽琨的畫家。」
金太眼中,水墨藝術已經脫離單純的繪畫媒界、走上精神文化層次,日本、韓國及新加坡都有水墨畫,但以中國最有歷史,而且現代、當代水墨與西方個別抽象派畫家互為影響,「到了一個階段,東西方互相吸收。」
相對於香港畫廊經營者,國內抽象水墨畫家魏立剛認為原創性的抽象水墨藝術是中國藝術走向國際舞台的一個權力的敍述。「中國是個大國,你要有大政治家、大商人,也要有大藝術家,這個藝術家絕對不是搞油畫,因為搞油畫永遠跟西方無法比較。」
魏立剛四年前以中國前衛藝術家身份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水墨作品,二○○五年又獲得亞洲文化協會香港分會獎助金赴紐約研究當代藝術。他估計現在中國有代表性的水墨畫家約有五十人,「畫廊、機構、國際運作概念在香港,主要藝術家都在國內。」

兩年前魏立剛在香港開畫展,作品受金太賞識。他說金太是把現代水墨畫推上國際巿場最早的人,雖然這是畫廊生意一部份,但他認為金太不會單單為了賺錢而花這些功夫,比起東方海外賺的錢,那實在很少;她代理的畫家都有質素,「她很專業,對水墨藝術是很有抱負的,否則,像她這樣一位女士,用不着東奔西走那麼辛苦。」
魏立剛在國內拍賣的畫價平均是一萬元人民幣一平方呎,金太藝倡畫廊給他的畫價也不錯。他說金太選畫嚴,畫廊小小但資源好,有很多海外關係,美國雷曼兄弟公司就透過金太畫廊看中魏立剛的畫。
曾經與美國重要抽象畫家BriceMarden交流的魏立剛,從藝術創作中領悟東西方抽象水墨藝術的分別:東方講氣韻,西方講實力、強勢;正如中國人身形瘦小、內在而含蓄,西方人外露。他與金太都是來往於東西方藝術的人,同樣熱衷於為水墨藝術建館。現代水墨的真正內涵,是不是有人該用心去想一想?

金董建平眼裏中國水墨畫家趙春翔作品《尋尋覓覓》(圖)與西班牙畫家米羅(Miro)畫作《無題》形神共通。

西班牙畫家米羅(Miro)畫作《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