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友年底提出的2006年十大腐敗官員中,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當然不仁,穩居首位。值得關注的是,上榜的有兩位英雄、標兵人物。一位是曾在2003年抗擊非典(非典型肺炎,沙士)中立功的「抗非英雄」、廣東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原所長羅耀星,另一位是曾榮獲「廣東省抗擊非典個人二等功」、「廣州市抗擊非典標兵」、廣州市胸科醫院原院長羅一魯。
羅耀星的罪名是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多家疫苗供應商所送的賄賂1,118.5萬元(人民幣.下同),而羅一魯涉嫌受賄16萬元。對於廣州兩名抗非英雄淪為階下囚,海外曾有評論指為秋後算賬,懷疑廣東當局在打壓敢於披露疫情的《南方都市報》後,將黑手伸向醫療界,打擊與傳媒關係較好的抗非英雄。
抗沙士英雄難抵商業賄賂
其實,這是海外傳媒抬高了「二羅」,未能詳察其英雄光環背後的骯髒交易。「二羅」繫獄的原因的確是商業賄賂,涉及相同罪責的抗非英雄,不只是他們,不只發生在廣東。北京平谷區衞生局局長王學文因涉嫌受賄在11月初被密雲縣反貪局調查,同時被調查的還有平谷區醫院現任院長楊小東。2003年,在全國抗非的關鍵時刻,王學文擔任平谷區醫院院長,對防治疫情也是有功的,但在醫院購買設備時,他收受企業近10萬元的回扣,時任副院長的楊小東也被捲入其中。
至於羅耀星登上十大貪官榜,筆者覺得並不是因為他受賄的金額特別巨大,而是有三大理由:其一,因為他的抗非英雄背景,廣受矚目;其二,羅耀星在法庭上的表現實在無恥,他說:「看在我曾經給單位作出傑出貢獻,又有立功,還有糖尿病的份上,請求法院能減輕處理,減得愈多愈好。」其三,打擊商業賄賂是內地今年反貪的重點任務之一,而民憤極大的醫藥領域是商業賄賂的高發領域,也是中央確定的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重點領域之一。
李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