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福州 - 鍾偉民

港式福州 - 鍾偉民

竟然有點「一日千里」的感覺。福州有個「正大廣場」,日前在香港的電視頻道賣廣告,說匯聚了一流的食肆和商店。暮色四合,住進了香格里拉,拉開紗簾,竟發現這商場的大紅招牌就明晃晃的懸在窗外,走路五分鐘就到,香港一家專賣鮑魚的食店也在那裏。「我剛到,你把刻好的石頭送過來,我請你去吃鮑魚。」打電話約了王作琛,就在酒店等,石癮發作,手邊沒上等珍玩,自覺隨時會發狂。
我收購了一塊掘性善伯石,豔如桃李,潤似蜜蠟,難得有幾斤重,可惜雕藝差,糟蹋了美質。請作琛磨去舊工,重新創作。這回赴閩,主要是把石頭搬回來,作品結合抽象和寫實手法,同時用上薄意和高浮雕技術,花間幾個裸女,手指竟長出樹葉,絕對別開生面。因為枝繁葉茂,暫名《森林》。「這塊善伯,在福州,三十萬人民幣,已經買不到了。」我說;作琛有同感。半月前,低檔的壽山石集散地藏天園附近的楊橋東路,蓋了一座賣高檔貨的「壽山石文化城」,才七十家店,大概剛開業,互施下馬威,鎮懾同行,極品或從藏家手裏借過來,或從保險庫提出來,幾百克的田黃凍圖章,幾十斤的荔枝凍擺件……盡數上架任人看;當然,一般人,也只能看。
上月,香港蘇富比拍出了康熙時期楊玉璇刻的田黃紙鎮,二百多克,值四千多萬港元。你拿四千多萬到這「文化城」,一進門,恐怕在頭兩家店就蒸發掉。要買得稍為痛快,最好先用貨車拖去一億人民幣,在福州買石頭,是還沒有「刷卡」這回事的!「真不明白大陸人為什麼這樣有錢!」作琛也是大陸人,他不明白,因為他誠實;如果他夠壞,如果他當上高官,自然會有心得。
大田黃價格暴漲,連帶小田黃和其他上品凍石也不斷飛升。我開店做買賣,不買不成;但貴買,能不能貴賣?越想越心寒。不過,還是為光顧過小店的客人高興,你們的藏石,升值,可能已超過五倍;而且,一直在升,直升到我要執笠為止。
晚上在「潮福城」喝夜茶,吃的是港式點心;睡醒了,到「南島漁村」吃中飯,也是港式的油雞鹵味;標榜「港式」,似乎是福州的潮流;我去福州,已經覺得是回香港了。(《搜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