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未來報告:中國50年內科技超強

英未來報告:中國50年內科技超強

中國成為科技超級強國,跟美國鬥快登月、植入晶片的再造人、無污染的能源……這些像科幻小說的事,在英國政府前日(周三)發表的「未來報告」,都可能在50年內發生。
英國政府廣邀數以百計專家,點出未來50年各方面的可能發展趨勢,前日發表一系列共246項未來趨勢報告,從金融、人口到政治趨勢,其中100項是關於科技發展。

20年內中國貨成高檔貨

科學與創新辦公室主任金恩(DavidKing)承認,預測10至15年後科技發展狀況很困難,但有需要,「這些視野是政府的工具,用來識別未來的危機和機遇」,「我們有需要從最大範圍探索不同的可能,以助政府確保做好長期準備,策劃時考慮到不同方面問題」。
在全球各國科技力量方面,報告非常看好中國,指中國將成科技超級強國,20年內中國貨將變得更高科技和高檔次,新加坡、南韓和巴西亦都會冒起成高科技新貴,競逐科技人才,20世紀人才流失至歐美情況不再,變成全球性「人才流通」。其他方面趨勢如下:
太空:美國已表明2020年再登月,並着手興建永久性基地,但中國可能挑起新一輪太空競賽,在2020年之前捷足先登派太空人登月。報告又指,在月球興建一個發電量足夠全地球人使用的太陽能發電場,並非天方夜譚,只要透過大型微波天線將電能傳回地球,可望在2050年出現。
醫療:幹細胞治療和操控基因技術會繼續進步,治好很多不治之症。更革命性的可能,是將進一步微型化的電腦植入腦部,增強體能和智能,但會有很大社會道德爭議。
機械人:機械人完全模仿人類步行沒有問題,要像人手那樣有力和靈巧兼備卻有困難,但未來機械人不一定有固定形狀,可因應不同工作自動重組。

暖化引發人口遷移混亂

能源:預計全球能源消耗量在36年內增加一倍,現存化石燃料仍夠用一世紀,但絕對有需要發展另類能源,核能和太陽能最有潛力,多國合力研究的核聚變發電,是無限供應無污染能源的最大希望。
環境:全球平均氣溫預計2050年上升2℃至5℃,引起動植物遷移、極端天氣和海水上升,孟加拉等地處低窪的發展中低窪國家,無能力像荷蘭那樣大建海堤,將發生人口大遷移混亂。
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