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外滙基金投資賺蝕的累計盈餘,在11月份再創高峯,較10月底增加110.85億元,是今年以來最大單月增幅,若與9月底比較,兩個月累計盈餘增加198.23億元,由於累計盈餘是扣除撥歸政府庫房後的投資收益,故意味着過去兩月,實際投資收益增長會超過該數字。
【本報訊】據消息透露,若12月份外滙基金收益保持正增長,則06年全年的外滙基金投資收益,應該會突破03年897億元紀錄。
債股滙有斬獲
金管局上月初在立法會滙報時指出,由於債、股、滙齊齊獲利,外滙基金截至9月底計的首9個月投資收益,合計為678億元,庫房分賬達190億元;將首9個月賺得的投資收益,與10及11月份累計盈餘增長合計,總額已逾876億元,還原加入撥給庫房的金額,首11月外滙基金投資收益肯定逾876億元水平。
該局總裁任志剛,較早前在專欄《觀點》內指出,外滙基金首9個月投資收益,已達財政司司長對存放外滙基金的財政儲備,全年回報估計數字,「我們會傾向較為保守……希望能保持頭9個月的成果,使年底時的全年成績,能達到財政司司長及公眾期望。」
財資市場人士指出,12月份數字雖然未反映,但綜觀本月投資市場氣氛仍然熾熱,外滙或會持平,惟股、債應可賺取收益,故12月投資收益錄得負數的機會不大。
總資產達11873億
金管局昨日公布,截至11月底外滙基金總資產達11873億元,較10月底增加245億元,其中外幣及港元資產,分別增加105億元及140億元,截至11月底累計盈餘為5040.7億元。
外幣資產增加,主要因外幣投資的估值收益,及來自外幣資產的利息及股息收入所致,港元資產增加,則因為來自財政儲備的存款及外滙基金持有的港股估值增長帶動,但有關增幅因銀行借款減少而被局部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