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大科研突破

今年10大科研突破

美國《科學》雜誌評選今年十大科學進展,當中以成功證實百年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PoincareConjecture)名列榜首,其次是化石中提取脫氧核糖核酸(DNA)等。今年科學有進展之餘,亦有造假問題,《科學》將南韓科學家黃禹錫偽造複製技術列為「年度崩潰事件」。

1.證實「龐加萊猜想」:

用膠圈緊貼球體表面上下移動,數學家稱為「單連通」,但如果球體變成中間有洞的冬甩圈,橡膠圈就不能永遠緊貼表面,法國數學家龐加萊1904年提出,四維空間的球體表面,也有這特質。這猜想先由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GrigoriPerelman)於2002年證實,其後三個獨立小組繼續為他的理論填補漏洞,終於在今年破解這數學難題。

2.化石抽取DNA:

透過最新DNA解碼和分析技術,成功取得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和長毛象化石的基因資料。

3.冰原收縮:

科學家發現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海洋。

4.能行走的魚:

考古學家發現一種能用胸鰭行走的魚化石,相信是肢體脊椎動物的最近親,有助研究生命如何離開海洋,登上陸地。

5.隱身術科學:

科學家今年發明了一件「隱身斗篷」,能引走微波,令它們既不能反射,也不產生倒影。「隱身斗篷」所用的Metamaterial是比玻璃還要透明的物料,因為它不但沒有顏色,還不會反光可以說是接近隱形了。

6.黃斑病變療法:

科學家發現ranibizumab藥物,能助部份病人改善視力,又找出幾種增加患上該病的基因。

7.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各種各樣動物,幫助科學家發現促進新物種進化的遺傳變化。

8.顯微技術突破:

新技術能觀看小於200納米的東西,有助科學家更細緻觀察細胞和蛋白質。

9.製造記憶:

今年幾項發現,令科學家了解到增強神經元之間聯繫的「長期增益作用」,極可能是記憶的基礎。例如控制飲食的纖瘦素與腦部記憶的關連。

10.發現RNA(核糖核酸)新分子:

科學家發現Piwi-干擾RNA,能夠關閉基因的表達。

美國《自然》雜誌/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