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資本市場包括首次公開招股(IPO)和併購(M&A)在內的集資額高達7,565億(美元,下同),比2005年的5,993億多26.2%之餘,更破2000年科網熱潮時的6,271億紀錄。
儘管今年5、6月期間,金融市場曾出現一次小震盪,環球股市紛紛表演「插水」,因由是日本宣布結束多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誘發的後遺症,然這IPO和併購熱浪卻未因此而減退。就以集資總額共2,378億的IPO為例,最哄動的當然要算咱們祖國幾家大銀行相繼來港上市,工商銀行(1398)更榮膺全球最大集資額首位,涉資219億,中國銀行(3988)以112億之數緊隨第2,連集資24億的中國交通建設(1800)也躋身10大。
在全球10大IPO中,中國佔去3席,美國佔2──私募基金KKR集資50億,比原先欲集資額多出兩倍,排名第4,以及排第9集資26億的萬事達卡,其餘俄、英、日、意和南韓各佔一席。香港在祖國的大力支持下,IPO總額超英超美,政府和港交所諸公認真飲得杯落矣!
亞太區(日本除外)全年集資額共1620億,比去年上升33%。歐洲加中東和非洲則錄得2665億上升19%。至於美國,由於可兌換債券市場回復生氣,遂將真集資額由05年的1,690億提升至今年的2,133億。還有今年有42宗IPO集資額在10億以上,亦是一次紀錄。
市況如此蓬勃,安排上市和包銷之金融機構肯定盤滿缽滿,員工花紅分到笑更不在話下。然而今年好景,明年又怎樣?儘管是併購之起仍此起彼落,排隊上市之公司亦陸續有來,然則在全球正處加息潮當中,好景會否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