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終獲正名教職員歡呼喝采<br>校監:我們早有大學之名

樹仁終獲正名教職員歡呼喝采
校監:我們早有大學之名

【本報訊】創校35年的樹仁學院,昨獲行政會議通過正式正名為大學,成為本港首間私立大學。位於北角寶馬山的樹仁校園,昨日整天響遍的是教職員的歡呼聲及喝采聲,還有是對校監胡鴻烈及校長鍾期榮兩夫婦的致敬掌聲。樹仁正名大學最大的意義是,校監夫婦花費半生心血及積蓄辦學的堅持,終於獲得肯定。
記者:蔡建豪倪清江

年前因中風致說話及行動不便的樹仁校長鍾期榮,昨日不忘與全校師生分享正名的喜悅,被稱為「樹仁之母」的她坦言,在過去35年將人生、生命、青春及所有貢獻給學校,最期待正是大學這個名字,「全世界的人都需要這個名。」校監胡鴻烈表示,「我們早有大學之實。」升格與政府期望樹仁提供副學士學位銜接課程無關,日後樂意接受政府資助,但必須是不影響辦學原則的無條件資助。他指未來不會大幅增加收生學額,在身體情況許可下會繼續為大學服務。

正籌劃建造研究大樓

樹仁師生昨日慶祝學校正名的活動停不了,校報《仁聞報》派發號外宣告正名大學的消息,不少師生均於校園四處拍照,留住每一刻值得紀念的時光。樹仁學生會主席郭慧妍表示,正名不但肯定了學校軟硬件達到大學水平,證明校監當年對大學4年制的堅持正確,相信社會各界會更留意樹仁學生在學術及工作的表現。
事實上,樹仁在未來10年發展計劃中,正籌劃建造一幢研究大樓,預計於2015年落成的大樓,將與現有的教學大樓、圖書館大樓及文康大樓連成一個整體配套。至於會否為昔日文憑畢業生提供升格課程,仍有待進一步籌劃。

當局考慮一筆過撥款

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表示,「可以畀社會(知道)唔係淨係靠政府資源去支持大學,社區、各界人士都可以支持我哋嘅大學。」樹仁過去只靠私人同籌款支持,政府只是象徵式批地予該校興建校舍,他稱正考慮給樹仁發出一筆過撥款,但未透露數目。
李國章表示,樹仁接受學術評審局提出的三個層面形式,首先校董會成員會擴至20人,下置一個由13至15人組成的校務委員會,再有一個由教師組成的教務委員會負責監察教學質素。對於樹仁每隔5年需接受學術評審局審視質素,他指外國政府也用相同模式監察私立大學,「如果沒有信心,我們便不會給它大學之名。」樹仁獲升格為大學後,代表它有自我評審能力,今後開新課程毋須再逐一向學評局申請審批。

樹仁大學簡介

成立年份:1971年
創辦人:大律師胡鴻烈及妻子鍾期榮
教員人數:全職及兼職教師約200多人
學生人數:約3,200人
學系總數:11個
歷年大事:
1971年:胡鴻烈夫婦自資創辦樹仁學校
1972年:學院於跑馬地峽道設立校舍
1977年:遷往灣仔萬茂里校舍,規模擴大
1978年:反對由4年制改3年制,校方決定以私校運作拒絕政府資助
1985年:寶馬山慧翠道教學大樓落成,成為永久校舍
1995年:學術評審局指樹仁具備條件辦榮譽學士課程
2005年: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指樹仁具備成為本港首間私立大學條件
2006年:獲行政會議通過正名為大學
資料來源:樹仁大學

樹仁是胡鴻烈(右)及鍾期榮夫婦半生心血,學院正名對夫婦倆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