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仁學院,不,樹仁大學校長鍾期榮博士因健康問題不能站起來了;可樹仁大學在鍾博士及丈夫胡鴻烈先生的不懈努力下終於站起來,終於名正言順的成為香港第一家私立大學。
樹仁大學站起來實在一點也不容易。自從鍾期榮博士及胡鴻烈先生在七一年創辦樹仁學院以來,香港的大學及專上教育發展非常迅速,政府花在大學教育的經費大幅增加,本地大學的數目從兩間增加到八間;但是,樹仁學院並沒有在大學教育大躍進中分到任何好處,樹仁學院只能繼續在資源極為有限的情況下掙扎求存,只能在人財皆缺的困境下盡力提升學科的水平及質素。然而,鍾博士及胡鴻烈先生依然努力不懈,樹仁學院的師生依然努力不懈;經過他們多年來的奮鬥及拼搏,樹仁學院終於贏得社會的認同,贏得評審機構的肯定,並促使政府認可它的地位。
像這樣漫長的奮鬥過程、像這種全憑自身力量站起來的過程,實在不容易熬過的。可鍾博士、胡先生及樹仁師生熬過了。
本來,鍾博士及胡先生可以選擇一條容易走的路,可以輕輕鬆鬆的讓樹仁盡快變成大學。只要夫婦倆願意投靠政府,願意按政府所定下的條件接受資助,樹仁大概可以跟[!95F2]嶺南及浸會那樣,順利地升格為一所公家大學。然而鍾博士及胡先生是有教育理想及抱負的人,他們深深明白政府的資助形同「糖衣陷阱」;樹仁學院一旦開始接受資助,教育官僚的「魔掌」便會隨之而伸進校園,教育官僚的各種規定及指引便立時成了最高指示,迫使學院要大幅修改本身的學制,刪減及合併學科,改變教學語言……等,樹仁學院甚至要被迫放棄多年來的辦學理念,放棄四年制大學的傳統。
對鍾博士及胡先生來說,這樣的轉變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此所以他們在七十年代末及八十年代中後期先後兩次拒絕接受政府的資助,寧願資源緊絀也要堅持學術自主、學院自主。
更難能可貴的是,當香港中文大學這家以四年制為標榜、以四年制為傲的大學在政府的威迫利誘下放棄四年制,改為三年制以爭取更多學生及更多資助時;當所有公立大學都實行三年制時,鍾博士及胡先生依然不為所動,依然力保樹仁學院的四年制。到回歸以後,教育官僚猛然發現四年制大學才是國際主流,於是匆匆改變學制,要各大學逐步轉回四年制。像這樣翻來覆去的轉變說明,各家大學只能在政府的「魔笛」下團團轉,只能在政府的指揮棒下「忽三忽四」,而樹仁學院則能始終持守本身的宗旨、理念及自主權。兩相比較之下,樹仁的成就不是更值得驕傲嗎?
當然,樹仁升格為大學不會立時改變它面對的困難處境,也不會令本地的高等教育出現明顯的轉變;但樹仁站起來至少說明非公營的、獨立的大學是有可為的、是可以得到社會認同及接受的。我們希望現有的私立大專學院能繼續努力提升學術水平,能繼續堅持本身的辦學理念及宗旨,讓香港繼樹仁大學以後出現更多獨立自主的私立大學,令大學教育更多元化。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