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語陸:泰國因素不影響中國市場

財智語陸:泰國因素不影響中國市場

港股昨日顯著下跌,導致恒指下挫的元兇是單日下跌近一成半的泰國股市。泰國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泰國政府為了壓抑熱錢,因而實施外滙管制,有關措施規限公司存戶只能提取7成用作投資,餘款則用作存款,在1年期滿過後方可動用,否則將會對有關公司作出罰款。
新措施明顯針對熱錢的流入,亦明顯是一個預防措施,預防金融風暴再度出現。不過問題是,如果單純以昨日股市的反應去分析,似乎今次行動不但起了壓抑作用,亦導致恐慌性拋售,如果情況未能在短期內穩定下來,投資者應該提高戒備。
事實上,隨着熱錢的數目再度膨脹,資金持續流入亞太區,的確令亞太區投資環境起了變化,風險亦有所增加,所以為了防止金融風暴再度發生,泰國所作出的行動,亦值得體諒。
不過,反過來看,由於中國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的貨幣,所以就算資金持續流入中國,亦不會引發資金突然大舉流走的問題,而且市場由於早已習慣這個機制,加上中國的發展前景與泰國不能相互比較,所以今次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應該十分輕微。

H指年底前創新高可期

如果投資者有留意昨日A股的表現,便會發覺整個亞太區股市之中,只有這個市場能倖免於難,所以今次泰國事件對中國是喜是悲,似乎不應太早定案,投資者反而應該想一想,當資金由泰國流出後,會否流至中國這個發展仍然健康的市場中?如果從內地股市能逆市上升的表現分析,這個可能性絕對存在。
事實上,H股指數經過前日急升後,昨日出現回吐是十分正常,但9000關口失而復得,這似乎反映出中資股的走勢仍然強勁,外來因素帶來的短線波動,反而造就了一個給予部份資金趁低入市的機會。與此同時,A股再創新高收市,亦為H股指數帶來實質的支持。
所以,如果泰國事件短期未能平息,或會對國企股帶來短期的影響,但如果投資者能冷靜一點去面對,這可能是一個趁低吸納的好時機。尤其是不少H股現在都正在計劃發行A股,而內地A股亦對這些公司十分愛戴,在兩地股市互相支持下,H股指數在年底前再創出新高,似乎不太困難,投資者不妨把握機會,趁調整時入市。
其實,經過97年金融風暴的教訓後,相信市場都不會對泰國今次事件掉以輕心,所以重蹈97年的覆轍,機會亦不會太大。加上中國的經濟亦不能與97年相互比較,在經濟開放政策及中國加入世貿等因素在這10年間發生,這已令中國的前景,更被外間看好,只要泰國問題沒有惡化,中國市場的確可以獨善其身。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