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雞蛋愈小味道愈好

特稿
雞蛋愈小味道愈好

內地不法商人「發明」的紅心毒蛋源源攻港,然而,本港名牌家禽嘉美雞創辦人郭銘祥有感而發說:「紅心蛋嘅始作俑者,都係消費者。」他說,選擇雞蛋,根本不應以蛋黃顏色作標準。
紅心蛋較好吃的錯覺是歷史遺下問題。數十年前,中國人吃的還是農村走地雞雞蛋;走地雞通山走吃了不少含有各種天然色素的植物,蛋黃於是較深色,即所謂紅心蛋,特別好味。消費者便以「紅心」為好味雞蛋的特徵。
郭銘祥說,現時內地雞蛋幾屬德國雞產下的蛋,雞飼料主要是粟米和黃豆,蛋黃必定是淺黃色,農村走地雞的紅心蛋幾不復見。不法蛋商於是在飼料上做手腳,以數十元一斤的廉價人工染料蘇丹紅,製造致癌紅心蛋。

品質與顏色無關

郭銘祥強調,雞蛋品質好壞與蛋黃顏色無關,而在於雞隻品種、雞蛋大小及新鮮程度。雞蛋愈小,蛋黃比例較高愈好味。水浸雞蛋浮面或搖晃發出聲響,顯示雞蛋不新鮮。
記者 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