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hit人物:從飛機巴士看人生

至hit人物:從飛機巴士看人生

關則輝 40多歲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助理/企業事務總監

飛機起飛,目的地是紐約。
平均三個月飛一次長途的關則輝享受飛行,一次12小時的不停站飛機旅程,他可以睡上七至八小時,其餘時間用來看電影:「最近在機上看了《迷失決勝分》;周星馳很多電影都在機上看,像《逃學威龍》。」他在機上看報紙:「每次搭國泰機返香港,就會狂刨中文報紙。」他至愛機上與地面失去聯絡的清靜:「沒有電話沒有傳真沒有電郵,完全的私人空間。」不過,他在機上有個禁區:絕不看鬼片,「公幹總是一個人,有時會入住古老百年酒店,看完鬼戲住酒店心中有陰影。」
他92至98年任職國泰高層,公幹期間當然地獲得安排乘搭國泰頭等機位。現在任職新世界高層,公幹同樣獲公費頭等機票,他鍾情國泰,對方賺了新世界不少機票費,他仍不避嫌,給予誠實的評論:「以前國泰空姐較機械化,用錄音廣播歡迎選搭國泰,現在改用真人發聲,感覺就親切得多。」
現在他已不是國泰人,但國泰人認得他,「𠵱家坐國泰,有七、八成空中服務員我都認識,有啲現今已升為經理級,佢哋會同我打招呼,有人更坦白同我講出感受。」有位空中服務員有次告訴他:「以前覺得你好輕佻,𠵱家就敦厚及飽滿咗。」他估計所謂輕佻是自己當年處理國泰工潮時,代表資方發言給對方的印象。位置不同表現有異,那種回家的感覺卻很強烈。
關則輝經常飛紐約,卻最不喜歡紐約的機場,「如果不是公幹根本不想去。」去紐約差勁因為美國入境苛刻。打指紋是例行公事也不算甚麼,入境處官員盤問式問長問短也罷,有時還要除鞋卸銀包皮帶,當眾接受檢查,深怕他會攜帶核彈上機。經過多次實驗,他悟出一個原理:「如果你張登機證俾人劃咗兩條螢光線,入境時就肯定被人嚴查!」

請人不看「現貨」

他長期與飛機打交道,喻飛機於人生:「飛機沒有倒後鏡,其實很多事如果總是回頭看並沒有意思,覺得是對就要向前,不用顧忌太多。人要有動力,似飛機的引擎。」所以他請人不是看「現貨」而是看「期貨」──看那人是否有潛能。
不僅是對飛機,關則輝對巴士感情同樣深深深。
1990至92他在中巴工作,98年他由國泰過檔新世界集團,協助公司接管中巴,成立現在的新巴。當年的中巴,巴士總是車少人多,他早上7時半在軒尼詩道等巴士到薄扶林香港大學上課,一定沒有本事擠上車;巴士的窗戶總似磨砂的灰色玻璃;車子陳舊坐上去有快被拆骨的感覺;司機煩躁不友善,不時驅逐搭客嫌你阻礙他的倒後鏡;員工自卑不想人家知道他在中巴工作;老闆對經營意興闌珊;市民因服務差劣而不開心。港島區一間主要交通機構,弄得天怒人怨。後來新巴取代中巴的地位,當年慘痛的中巴遭遇,成為新巴的借鏡。
雖然如此,巴士給關則輝的感覺始終良好。選取坐在巴士上層的中後排位置,目光掃向徐徐而過的街道,他會驚訝於都市的變化。巴士車廂的眾生相,更是社會縮影,最不愛看見「搭客在車上吃東西,麥當勞味道瀰漫全車」;最愛看見「一些人向人問路,其他人幫口協助」。
為了解前線員工情況,他曾特意考取巴士牌,親自每日駕駛由灣仔碼頭至小西灣的8P號巴士,達十多次之多。真人下海,他得到的啓發是:「巴士有其生命力,要予以善待,不要勞損它」;推而廣之,對待乘客及員工亦一樣:善待總有回報,你想別人怎樣待你便怎樣待人。
飛機快要降落。關則輝說他下一次搭長途是明年一月,06年結束之前,他在香港。
記者:郭燕玲 攝影:黃冠華